[实用新型]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1673.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二本松英雄;藤田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调整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座椅调整机构,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用于对车辆用座椅进行调整;
驱动源,所述驱动源配置为在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之间靠近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的一方而远离另一方;以及
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传递驱动力,
所述连结部件的向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中的所述一方传递所述驱动力的第一部分的第一扭转刚性,与所述连结部件的向所述另一方传递所述驱动力的第二部分的第二扭转刚性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扭转刚性比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扭转刚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使相对于驱动力输入位置的第一驱动力输出位置处的所述连结部件的旋转角与相对于所述驱动力输入位置的第二驱动力输出位置处的所述连结部件的旋转角相等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扭转刚性以及所述第二扭转刚性,其中,所述驱动力输入位置是所述驱动源的所述驱动力向所述连结部件输入的位置,所述第一驱动力输出位置是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中的所述一方输出的位置,所述第二驱动力输出位置是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中的所述另一方输出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驱动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中的所述一方的第一扭矩与用于驱动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第二扭矩不同的情况下,以在所述第一驱动力输出位置产生所述第一扭矩,在所述第二驱动力输出位置产生所述第二扭矩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扭转刚性以及所述第二扭转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二次极矩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二次极矩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剪切弹性系数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剪切弹性系数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分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座椅调整机构是倾斜调整机构、座椅滑动机构、座椅升降机构、座椅俯仰机构、或者椅垫调整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的直径比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的直径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16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片验证码广告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