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1390.1 | 申请日: | 2014-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刚;孙庆根;顾妙龙;张卫东;俞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有机 热载体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或有机热载体,使水或有机热载体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
按锅炉用燃料种类分类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以及煤粉锅炉等。
煤粉燃烧是煤的高效洁净燃烧方式之一,其燃烧效率可达96%以上,是一项成熟的燃烧技术,在大型电站锅炉和部分工业锅炉上已得到应用。
现有的煤粉锅炉中,燃烧控制不好,燃烧效率较低,且对炉膛内的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炉温过高,烟气中的灰粒接触到锅炉炉膛和受热面管道的壁面上,冷却后锅炉炉膛和受热面管道的壁面上容易结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底座和至少一个燃烧器;
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由辐射段盘管和顶棚管组件构成的燃烬室;
燃烬室的侧壁上和顶部设置有轻型炉墙;
锅炉本体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
底座上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与燃烬室相对设置后,其内部共同构成炉膛;
炉膛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器接口,燃烬室与燃烧器接口相对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出烟口;
燃烧器设置在燃烧器接口处,与炉膛相通;
燃烧器上设置有点火装置;
顶棚管组件设置在燃烬室的顶端;
顶棚管组件的下方靠近燃烧器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多层盘旋布置的辐射段盘管;
顶棚管组件靠近燃烧器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辐射区中间集箱;
顶棚管组件的下方靠近出烟口的一端水平设置有高温对流蛇管束和低温对流蛇管束,高温对流蛇管束的轴线和低温对流蛇管束的轴线均与出烟口的轴线垂直;
高温对流蛇管束和低温对流蛇管束的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对流区中间集箱;
还设置有有机热载体进口集箱和有机热载体出口集箱,有机热载体进口集箱和有机热载体出口集箱通过锅炉本体与外部联系;
有机热载体进口集箱、低温对流蛇管束、高温对流蛇管束、对流区中间集箱、辐射段盘管、辐射区中间集箱、顶棚管组件和有机热载体出口集箱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低温对流蛇管束和高温对流蛇管束所在的区域与炉膛之间设置有后拱;
后拱设置在底座上,使炉膛内的烟气只能先进入高温对流蛇管束所在的高温对流区之后再进入低温对流蛇管束所在的低温对流区。
进一步的,低温对流蛇管束和高温对流蛇管束之间设置有隔烟墙;
隔烟墙与低温对流蛇管束平行装置,且设置在锅炉本体上。
进一步的,底座上设置有落灰斗;
落灰斗上沿燃烧器火焰燃烧方向设置有多个落灰口。
进一步的,每个落灰口下方均设置有自动排灰阀。
进一步的,自动排灰阀下方设置有输送机。
进一步的,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还包括炉膛吹灰器和对流吹灰器;
炉膛吹灰器设置在底座的外侧,且在燃烧器接口的下部,与炉膛连通;
对流吹灰器设置在锅炉本体上,分别与高温对流蛇管束和低温对流蛇管束的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燃烧室与燃烧器接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防爆门;
出烟口上设置有锅炉出口烟道,锅炉出口烟道上设置有防爆门。
进一步的,出烟口通过锅炉出口烟道连接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上设置有吹灰器和清灰门。
进一步的,炉膛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卧式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通过在炉膛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将炉膛内的温度随时反馈,从而能够根据炉膛内的温度变化及时调节燃烧器的火力,进而能使烟气中的灰粒在接触到炉膛和受热面管道的壁面之前温度低于灰熔点,减少了炉膛和受热面管道的壁面上结焦的几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1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罐电能蓄能装置
- 下一篇:新型模块燃气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