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听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1201.0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单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时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听诊器听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电子计时器的听诊器听头,属于医疗器械听诊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听诊器作为医务人员获取患者身体常数的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的听诊器只具有听诊的功能,但是医生在采集患者身体数据的时候通常需要把握时间间隔,即患者单位时间内的身体数据,所以医生在听诊的同时还要另外使用计时装置掌握单位时间内的采集数据,例如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脉搏等,但是这种另外使用计时装置的方式会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直接影响医疗诊断的及时性,这在急救案例中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内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就是在听诊器听诊端的背面安设计时装置,这种计时装置通常是采用电池驱动的机械表,例如申请号是201020262300.4的专利文件公开的听诊器头,这种设计方便了医生的计时读数,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是机械表在运行时指针会产生律动的声音,这对听诊器来说是干扰医生正常工作的噪音。申请号是201020033253.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使用电子时钟机芯的听诊器,克服了现有方案使用机械表对医生诊断产生的影响,但是其结构比较冗余,不利生产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听头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更加简单实用的结构实现了在听诊器上安放电子计时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使用电子时钟的听诊器结构冗余,不利生产制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听头包括听头本体和电子表机芯盖,听头本体包括机芯平台110、传音管插入段和振动膜固定端130,电子表机芯盖与机芯平台110固定连接形成内部机芯腔空间,机芯腔空间内设有电子表机芯,传音管插入段内设有传音通道121,传音通道121一端从传音管插入段外壁上通出,传音通道121另一端从振动膜固定端130通出。
本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采用更加简单实用的结构,在不影响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听诊器上安放电子计时器的技术目的,节省了原材料,简化了加工程序,制造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听头示意图。
图2是计时听诊器听头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局部放大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局部放大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A局部放大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1~5中,110是机芯平台,121是传音通道,130是振动膜固定端,210是卡紧边缘,300是电子表机芯贴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计时听诊器听头示意图。计时听诊器听头包括听头本体和电子表机芯盖,听头本体包括机芯平台110、传音管插入段和振动膜固定端130,电子表机芯盖与机芯平台110固定连接形成内部机芯腔空间,机芯腔空间内设有电子表机芯,传音管插入段内设有传音通道121,传音通道121一端从传音管插入段外壁上通出,传音通道121另一端从振动膜固定端130通出。电子表机芯放置在上述机芯腔空间内时,通常在表芯读数端与机芯盖的上端之间存有一定的空隙,为了填满该空隙,固定表芯的位置,本方案可以在这个空隙内设置透明的压贴层,具体是计时听诊器听头还包括透明的电子表机芯贴膜层300,电子表机芯贴膜层300固定设置在电子表机芯读数端表面上。这种机芯贴膜层可以采用较厚的透明材料,也可以采用较薄的柔软材料,在采用柔软的薄膜材料时还能实现通过该膜手动操作电子表机芯的目的,具体是电子表机芯贴膜层300是硬质塑胶材料或柔软的塑料薄膜。为了保证表芯在表芯腔内固定,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轻易滑出脱落,本方案在电子表机芯盖上端设有卡紧边缘210,卡紧边缘210阻止电子表机芯从机芯腔空间内脱出。本方案的电子表机芯盖优选是圆筒状结构,机芯平台110则是与圆筒状结构内部尺寸匹配的圆柱状结构。以上方案只是优选的产品外部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椭圆筒状和椭圆柱状等设计方案。机芯平台110的材质优选是金属或硬质塑料,电子表机芯盖的材质优选是金属或硬质塑料,机芯平台110与电子表机芯盖的材料配对可以是均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也可以是均采用硬质塑料材料,还可以是金属材料和硬质塑料的混合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1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雷保护的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监控三合一防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