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0981.7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朱小兵;王姜;陈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8 | 分类号: | G01N27/68;H01J4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解吸 常压 化学 电离 离子 迁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装置,具体是一种应用在离子迁移谱仪上的一种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并且与离子迁移谱仪的分离检测装置能够很好耦合的痕量化合物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恐怖袭击活动屡屡发生,毒品交易走私活动日益猖獗,环境恶化日趋严重,许多国家和部门都在加速研究一种快速、便携、灵敏、安全的检测仪器以便对这些过程进行控制。一般来说,这种探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对大宗爆炸物或毒品等的检测,这可以通过X射线、γ射线探测技术或中子成像技术来实现,已经在许多场合中获得了应用;另一类是对被测物对象的气态分子或颗粒物作痕量检测,是基于分子水平上的高灵敏度检测。对于后一类检测技术,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改进阶段,从技术上说可以采用化学发光法、质谱分析法和电化学法等,然而这些检测技术或需要较长时间的样品预处理过程,或因为仪器体积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实时、现场、快速检测。
离子迁移谱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痕量化学物质探测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气相离子迁移率来表征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以实现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析检测的目的。IMS以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爆炸物、毒品、化学战剂以及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中。用于离子迁移谱检测中的离子迁移谱仪一般由样品引入系统、电离源、离子门、离子迁移区、检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等六个主要部分组成。离子迁移谱的发展历史表明,新的电离源的研制与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离子迁移谱仪广泛使用的电离源为放射性的63Ni源,其具有稳定性好、能耗低、无噪音干扰、简单易用等优点。但是这种电离源离子强度低、线性范围窄,尤其是具有放射性污染,从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离子迁移谱仪中电离源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装置。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装置,包括样品引入装置、电离源和待测离子的分离检测装置,样品引入装置位于分离检测装置的离子化区正下方,并通过橡胶管相连,所述电离源为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装置,该电离装置与分离检测装 置的离子化区端面紧密配合以保证密封性,且电离装置的电离针放电端位于该分离检测装置的离子化区中样品引入装置的进样口正上方。
所述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装置设有同轴放置的固定架、电离管和电离针,电离针置于电离管内部,电离管固定在与之垂直的固定架上,并通过固定架与分离检测装置配合。
电离管为一细长的中空管,其前端伸入分离检测装置的离子化区,后端密封,中部设有气体接口。
所述电离针是镍镉金属的放电针,同轴置于电离管的中空管腔内,电离针前端放电端伸出电离管并伸入待测离子的分离检测装置的离子化区,电离针后端连接高压电源。
固定架密封安装在待测离子的分离检测装置的离子化区端面。
所述待测离子的分离检测装置为常规离子迁移谱仪中除样品引入系统和放射性电离源之外的部分,为常规离子迁移谱仪中离子门、离子迁移区、检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的统称。
所述离子迁移区是由若干个不锈钢金属环和绝缘环交替排列组成的空腔迁移管,内径1cm,长度7-8cm;迁移管内加设有200-210V/cm的均匀电场,迁移管外面设加热层,加热温度为14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离子迁移谱仪中以新型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装置替代了放射性电离源,提高了离子迁移谱仪的性能,消除了使用放射性电离源对操作者的潜在威胁。2、本实用新型电离装置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方便的拆卸并重新组装。3、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装置中使用的均是常用的实验室器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样品引入装置,2-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装置,3-待测离子的分离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结构和功能的器件已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出,附图只是用于帮助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同时附图为示意,并未按比例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0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