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的叶黄素制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0712.0 | 申请日: | 2014-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为民;陈延辉;于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叶黄素 制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黄素的制备设备,尤其是一种高效、安全、可操作强的叶黄素的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叶黄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安全无毒、抗氧化性能优异的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生产领域中。
2013年5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了题为“一种叶黄素的连续制备设备”(201220620523.2)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提供的叶黄素的连续制备设备,其结构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冷凝器、浸提釜、导管、蒸馏-皂化釜;浸提釜,其顶部设有蒸汽冷凝接口和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渣口和浸提液出口,提取液出口与溢流管相互连通,溢流管外部罩有套筒;蒸馏-皂化釜,顶部设有蒸汽出口和进液口,底部设有料液出口;冷凝器,通过浸提釜顶部的蒸汽冷凝接口固定在浸提釜的上方,蒸馏-皂化釜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浸提釜底部的提取液出口通过导管联通。溢流管的上部开设供蒸汽和液体通过的圆孔,套筒的上部开设供蒸汽通过的圆孔,套筒的下部开设供液体通过的圆孔,套筒的外表层上粘贴一层防止固体物料通过的纱网。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浸提液流回蒸馏-皂化釜的速度较慢,因而导致浸提釜中的石油醚更新的速度较慢,进而降低了叶黄素酯的提取效率。另外在提取过程中,如果固体物料堵塞溢流管的圆孔,会造成气液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蒸馏-皂化釜内压强异常,严重时可能引起蒸馏-皂化釜的爆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叶黄素制备设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叶黄素制备设备,既保证了叶黄素酯的提取与叶黄素酯的皂化同时进行,又可使浸提液迅速、可控地回流到皂化釜,提高了叶黄素酯的提取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叶黄素制备过程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的叶黄素制备设备,由皂化釜、冷凝器、浸提釜、蒸气导管、浸提液导管组成;皂化釜顶部的蒸气导出管与浸提釜顶部的蒸气导入管通过蒸气导管相互连通,皂化釜中部的浸提液导入管与浸提釜底部的浸提液导出管通过浸提液导管相互连通;冷凝器,固定在浸提釜的上方。蒸气导管设有止回阀Ⅰ、安全阀,浸提液导管设有止回阀Ⅱ、管道泵和球阀,浸提釜的浸提液导出管的上口、蒸气导入管的下口罩有过滤网。在浸提液导管的管道泵处于开启状态时,浸提液导管的止回阀Ⅱ处于开启状态,浸提液导管的球阀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是,将万寿菊干花颗粒置于浸提釜内,将石油醚(沸程30℃~60℃)、异丙醇、氢氧化钾水溶液置于皂化釜内,开启皂化釜的加热夹套的加热装置向皂化釜提供热能,同时开启皂化釜的搅拌器进行搅拌。通过调节加热程度控制皂化釜的釜内温度在45℃~65℃之间,使石油醚蒸气进入浸提釜,利用石油醚蒸气和其冷却液对万寿菊干花颗粒进行浸提。通过观察口观察浸提釜中浸提液的液面,当浸提液的液面完全浸没万寿菊干花颗粒时,开启浸提液导管的管道泵,使浸提液快速地通过浸提液导管流回皂化釜内,当浸提液的液面下降至浸提釜底部时,关闭浸提液导管的管道泵。由于不断有石油醚蒸气产生,且浸提液可通过控制浸提液导管的管道泵,迅速地流回皂化釜内,从而加快了浸提釜中石油醚的更新速度,进而提高了叶黄素酯的浸提效率。当叶黄素酯的提取接近完全时,停止加热,可使浸提液导管的球阀处于供液体通过的开放状态,回收浸提釜中的提取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现有的叶黄素制备设备的缺点,既保证了叶黄素酯的提取与叶黄素酯的皂化同时进行,又可使浸提液迅速、可控地回流到皂化釜,提高了叶黄素酯的提取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叶黄素制备过程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皂化釜;11.蒸气导出管;12.搅拌器;13.进液口;14.加热夹套;15. 料液出口;16. 浸提液导入管;2.冷凝器;3.浸提釜;31.进料口;32. 蒸气导入管;321.蒸气导入管的下口;33. 出渣口;34. 观察口;35. 浸提液导出管;351. 浸提液导出管的上口;36. 过滤网;4.蒸气导管;41.止回阀Ⅰ;42.安全阀;5.浸提液导管;51. 止回阀Ⅱ;52. 管道泵;53. 球阀 。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0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赫兹脉宽调制器装置及调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棱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