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洗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801.3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的酸洗槽。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在冷轧前,需要通过酸洗来去除其表面的氧化铁皮,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盐酸酸洗技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皮反应,除去热轧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盐酸与氧化铁皮的反应速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酸液的浓度、温度、带钢运行速度等;受设备结构、生产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约,酸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带钢的运行速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比较理想的提高酸洗效率的方法是,通过提高酸液的紊流度,加快酸液与带钢的接触和扩散速度,改善温度的传导,以此来改善酸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酸洗槽,该酸洗槽通过辊轴带动叶轮转动,加快酸液与带钢的接触和扩散速度,提高酸液的紊流度,加强酸洗槽的酸洗效果,适合大批量工业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洗槽,包括槽体以及分设于槽体两端的导辊,槽体镂空形成有酸洗腔,酸洗腔内架设有若干托辊,
酸洗腔内沿带钢输送方向穿设有辊轴,辊轴上套设有叶轮,叶轮与辊轴联动转动;
辊轴与导辊联动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体镂空形成有酸洗腔,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输送带钢的导辊,酸洗腔内架设有若干托辊,带钢通过导辊输送并铺设在托辊上,酸洗腔内还穿设有辊轴,辊轴与带钢的输送方向平行,辊轴上套设有与辊轴联动转动的叶轮,且辊轴与导辊联动转动,当导辊转动并输送带钢的同时,导辊带动辊轴转动,辊轴带动叶轮转动,且叶轮转动的速率与导辊的转动速度成比例,即叶轮的转动速率与带钢的酸洗输送速率成比例,通过叶轮的转动,加快酸液与带钢的接触和扩散速度,提高酸液的紊流度,且由于叶轮转动速率与导辊转动速度成比例,使得酸液的流动更为平稳,加强酸洗槽的酸洗效果,适合大批量工业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对应导辊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蜗杆,导辊联动连接有蜗轮,辊轴与导辊之间通过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与导辊之间通过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传动连接,当导辊在输送带钢并转动时,导辊通过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传动带动辊轴转动,辊轴转动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加快酸液与带钢的接触和扩散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酸洗腔内沿带钢输送方向穿设有两根辊轴,两根辊轴对称分布于带钢的两侧,且两根辊轴均朝向带钢一侧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洗腔内沿带钢输送方向穿设有两根辊轴,两根辊轴对称分布于带钢的两侧,且两根辊轴均朝向带钢一侧转动,因此两根辊轴上的叶轮也随着朝向带钢一侧转动,叶轮鼓动酸液朝向带钢一侧流动,并形成对冲,加快酸液与带钢的接触和扩散速度,增强酸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上均匀穿设有若干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上均匀穿设有若干叶轮,进一步加强叶轮的紊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在水平高度上位于托辊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在水平高度上位于托辊的下方,可将托辊下方一些沉积的、流动性慢的酸液鼓动,加快酸液的流动和扩散,增强酸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轮包括有叶片,所述叶片呈弯曲设置,且叶片弯曲方向与辊轴转动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弯曲方向与辊轴转动方向一致,当辊轴转动并带动叶轮转动时,弯曲叶片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叶片鼓动酸液的作用,加强叶轮的紊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托辊、叶轮均由防腐蚀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托辊、叶轮均由防腐蚀材料制成,避免其长期在酸性环境下工作而被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酸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酸洗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槽体;11、酸洗腔;2、导辊;3、托辊;4、辊轴;5、叶轮;51、叶片;6、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酸洗槽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酸洗槽,包括槽体1以及分设于槽体1两端的导辊2,槽体1镂空形成有酸洗腔11,酸洗腔11内架设有若干托辊3,
酸洗腔11内沿带钢6输送方向穿设有辊轴4,辊轴4上套设有叶轮5,叶轮5与辊轴4联动转动;
辊轴4与导辊2联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筷筒
- 下一篇:一种出液装置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