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9701.0 | 申请日: | 2014-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先;刘希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南墅泰星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朱兵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柔性 石墨 导热 材料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在工作中发出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散热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多的场合,传统的铜、铝散热器已难以胜任。石墨材料具有导热好、密度低等优点,因而新型的石墨散热器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已有国外研究机构将天然石墨制成石墨散热器应用到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领域。利用石墨纸导热系数高(可达1000W/mK以上),散热各向异性(横向是纵向的150倍以上)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设计需求。
但是,柔性石墨导热材料越薄,石墨片层结构越紧密,导热系数越高,用于电子芯片散热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现有的5级压延柔性石墨生产设备基本是用来生产厚度大于0.1毫米的柔性石墨,由于产品本身较厚,对加工工艺与设备要求不高;而生产厚度小于0.05毫米的柔性石墨,现有的设备做不出成型产品。本发明包括天然石墨膨胀、杂质去除、均匀布料、厚度精密控制、5级压延联动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保障了厚度小于0.05毫米的超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的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对超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加工设备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可以高效地生产出厚度小,纯度高的石墨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依次包括杂质去除装置、均匀布料装置、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杂质去除装置设置为三级旋风分离,每级旋风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三级旋风分离装置的风力依次减小;均匀布料装置包括烘干收集箱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上方设置刮料板,刮料板包括至少两个可调刮板和一个可调压板,可调刮板设置在可调压板的前方,且第一可调刮板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后面的可调刮板和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可调刮板和可调压板和输送带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10毫米,烘干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进料口,箱体的下部设置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延伸到箱体外,第一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挡齿,第一输送带的末端对应第二输送带的起始端。
优化地,每级旋风分离装置设置为漏斗形,上端设置为杂质出口,前两级的下端设置为管道口和下一级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最后一级旋风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为出料口。
优化地,第一输送带出箱体处对应输送带设置可调挡板。
优化地,每级旋风分离装置设置为漏斗形,上端设置为杂质出口,前两级的下端设置为管道口和下一级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最后一级旋风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为出料口。
优化地,轧制装置的轧辊外设置硬质合金套筒,轴套设置为铜轴套。
优化地,轧辊和铜轴套的圆柱度设置为1~3微米,表面粗糙度设置为RA0.8~ RA1.1。
膨胀后的石墨呈蓬松状态,杂质往往与膨胀后的石墨黏连在一起,利用风的力量可以很容易输送,在旋风装置中,比重大的杂质惯性大,甩向外壁面分开,从而达到分离杂质的目的;然而由于膨胀后的石墨蓬松,与杂质往往黏连在一起,一级旋风分离很难达到纯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技术效果:一级旋风分离:调节风力,一般是大功率,去除率高,可去除大部分的云母杂质,石墨纯度达到95%;二级旋风分离:风力中等,石墨纯度达到98%;三级旋风分离:风力小,石墨纯度达到99.5%,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调整风力大小,或者增减旋风分离的级数,以达到膨胀后石墨的纯度要求;本技术方案的均匀布料装置可以使石墨的布料非常均匀,然后进行轧制的时候,轧制出来的石墨纸厚度也非常均匀,提高了石墨纸的成品率。
通过上述的设备改进,生产出的柔性石墨导热材料厚度可以在0.1~0.02毫米之间精确控制,精度控制为±0.005毫米,并且成品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 一级旋风分离装置;2. 二级旋风分离;3. 三级旋风分离;4.进料口;5..6.7.杂质出口;8.出料口;17.9.10-可调刮板、11-可调压板、12-挡齿、13.烘干收集箱、14.膨胀石墨、15.第一输送带、16.第二输送带、18.可调挡板、19.轧辊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南墅泰星石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南墅泰星石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