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生间自动换气与照明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537.3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同顺;盛宏;寇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任淑华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间 自动 换气 照明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生间自动换气与照明控制器。
背景技术
家庭或宾馆的卫生间一般都会安装有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能及时地将卫生间内的异味排出,但在使用卫生间时,往往会忘记打开换气扇,致使卫生间异味难闻。即便是使用了换气扇,打开了照明灯,也往往会忘记关闭他们,这样就会造成电能浪费,甚至可能造成用电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设计一种能自动控制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子控制器,这样既不给上卫生间的人增添任何麻烦,又能实现自动换气和开、关灯,既节能、又方便。如公开号为CN25678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智能控制器,它包括电源电路、双D触发电路、驱动电路和负载功率执行电路、传感检测电路、前置低预放大电路和放大比较输出电路,传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前置低预放大电路的基级输入端相接,前置低预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比较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放大比较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双D触发电路的输入端相接,双D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功率执行电路相接,电源电路的5伏输出端与传感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电源电路的12伏输出端分别与前置低预放大电路、放大比较输出电路、双D触发电路、驱动电路连接,负载功率执行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负载功率执行电路与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器的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不够实用。
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成本低、电路控制稳定、即有利于节能、又能将换气控制与照明控制结合在一起的卫生间自动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生间自动换气与照明控制器,它包括电源电路、照明灯开关电路、换气扇开关电路、光控电路、换气扇控制电路,电源电路与光控电路、换气扇控制电路连接,并以12V直流电压给电路供电,照明灯开关电路与换气扇开关电路分别接入电源电路,该控制器可解决自动换气和照明灯开、关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卫生间自动换气与照明控制器,它包括电源电路、照明灯开关电路、换气扇开关电路;它还包括光控电路、换气扇控制电路,电源电路与光控电路、换气扇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照明灯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常开触点K1-1、照明灯L、第三常开触点K2-2,所述照明灯开关电路并联接入电源电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换气扇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常开触点K2-1、换气扇M,所述换气扇开关电路并联接入电源电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桥式整流电路、三端稳压器IC1、滤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以12V直流电压给电路供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光控电路包括光敏三极管T1、第一时基集成电路IC2、第一继电器K1、可变电阻器RP、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二极管D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换气扇控制电路包括干簧管GHG、三极管T2、第二时基集成电路IC3、第二继电器K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二极管D6。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三端稳压器IC1采用W7812型三端稳压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时基集成电路IC2采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继电器K1采用JRX—13F 型12V直流继电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继电器K2采用JRX—13F 型12V直流继电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光敏三极管T1采用3DU5型光敏三极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三极管T2采用3DG12型三极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三极管T2采用9013型三极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采用IN4004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