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计算机用对绞屏蔽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508.7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卉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小猫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计算机 屏蔽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计算机用对绞屏蔽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指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而电子计算机用电缆需要较强的信号屏蔽功能,以保证正常信号的传输不受外界的干扰,例如中国专利201320512796.X公开了传输信号计算机电缆,结构中由里向外依次包括至少一组对绞线芯组、外屏蔽层 和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组对绞线芯组内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内导体,此内导体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此绝缘层外面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此半导电屏蔽层外填充有阻水绳Ⅰ,此阻水绳Ⅰ外设置有内屏蔽层,此内屏蔽层外填充阻水绳Ⅱ,此阻水绳Ⅱ外设置有阻水带,此阻水带外设置有外屏蔽层,此外屏蔽层外设置有外护层。这种结构的屏蔽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成本过高,而且线缆的外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方案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计算机用对绞屏蔽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计算机用对绞屏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接的内护套、钢带、铝塑复合带、PE外护套,所述内护套内设置有阻燃层,所述内护套和阻燃层之间设置有无机纤维填充物,所述内护套内部设置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内部设置有水平屏蔽层、竖直屏蔽层,所述水平屏蔽层、竖直屏蔽层将金属屏蔽层内部隔断成四个对称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绞合导体,还包括漏电保护装置,所述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感应器和报警器,所述感应器包括感应外壳,所述感应外壳内设置有线圈和套在线圈外面的磁环,所述线圈套在所述PE外护套外面,所述感应外壳内表面设置有动触头,所述磁环外表面设置有与动触头相配合的静触头,所述报警器包括报警外壳,所述报警外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焊接有热敏电阻,所述报警外壳顶部设置有蜂鸣器。
所述绞合导体为七股绞合导体。
所述钢带为横向包裹。
所述动触头的数量为4个,所述静触头的数量和动触头的数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金属屏蔽层分成四个空腔,将绞合导体设置在空腔内,和单独在每个绞合导体的外面套有金属屏蔽层相比,节省了成本,另外,由于电缆一般实际使用长度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又容易被扭转,所以电缆里面的导体也很容易绞在一起,而将四个导体放进一个金属屏蔽层的四个空腔内,可以有效的防止四个导体产生缠绕,从而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在电缆外面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电缆漏电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绞合导体,2-竖直屏蔽层,3-水平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阻燃层,6-无机纤维填充物,7-内护套,8-钢带,9-铝塑复合带,10- PE外护套,11-线圈,12-磁环,13-感应外壳,14-动触头,15-静触头,16-报警外壳,17-控制电路板,18-热敏电阻,19-蜂鸣器,20-空腔,21-漏电保护装置,22-感应器,23-报警器。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依次套接的内护套7、钢带8、铝塑复合带9、PE外护套10,内护套7内设置有阻燃层5,内护套7和阻燃层5之间设置有无机纤维填充物6,内护套7内部设置有金属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4内部设置有水平屏蔽层3、竖直屏蔽层2,水平屏蔽层3、竖直屏蔽层2将金属屏蔽层4内部隔断成四个对称的空腔20,空腔20内设置有绞合导体1,还包括漏电保护装置21,漏电保护装置21包括感应器22和报警器23,感应器22包括感应外壳13,感应外壳13内设置有线圈11和套在线圈11外面的磁环12,线圈11套在PE外护套10外面,感应外壳13内表面设置有动触头14,磁环12外表面设置有与动触头14相配合的静触头15,报警器23包括报警外壳16,报警外壳16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7,控制电路板17上焊接有热敏电阻18,报警外壳16顶部设置有蜂鸣器19,绞合导体1为七股绞合导体,钢带8为横向包裹,动触头14的数量为4个,静触头15的数量和动触头14的数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小猫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小猫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