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皮带轮支架及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376.8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炳雄;孟祥山;胡志胜;陈晓东;黄凯;崔宁;胡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4 | 分类号: | F01P5/04;F16H55/32;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皮带轮 支架 安装 结构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的风扇皮带轮支架及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械式风扇通常与水泵集成,由曲轴通过皮带轮驱动。风扇与水泵集成因轴向力大,容易造成水泵轴承、水封的失效,并且NVH较差,风扇冷却性能也不高。
目前为了满足发动机冷却性能、NVH的要求,采用独立的风扇皮带轮支架部件进行风扇的安装,并采用轴连轴承,能使传动平稳,降低噪声。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中,轴连轴承2与风扇皮带轮连接盘3过盈配合,然后将轴连轴承2插入风扇皮带轮支架1的轴承过孔11内并且两者过盈配合。轴承过孔11内靠近发动机缸体的一侧安装轴承挡圈4,远离发动机缸体的一侧安装轴承挡圈5,从而实现轴连轴承2在轴承过孔11内的轴向定位。但是,轴承挡圈4由于要受到轴连轴承2的轴向力作用和发动机振动,容易损坏失去定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可靠的风扇皮带轮支架及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皮带轮支架,所述风扇皮带轮支架上开有轴承过孔,所述轴承过孔内靠近缸体的一侧具有定位凸台。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台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靠近所述缸体。
优选地,所述斜边的起点与所述风扇皮带轮支架的缸体安装面之间具 有间隙。
一种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扇皮带轮支架、风扇皮带轮连接盘、轴连轴承、轴承挡圈,所述轴连轴承与所述轴承过孔过盈配合并通过所述定位凸台和所述轴承挡圈定位,所述轴连轴承与所述风扇皮带轮连接盘过盈配合。
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风扇皮带轮是采用如上所述的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安装到缸体上的。
本实用新型中在风扇皮带轮支架加工过程中在轴承过孔内靠近缸体的一侧预留了定位凸台,轴连轴承在靠近发动机缸体的一端通过定位凸台定位,另一端通过轴承挡圈定位,这使得结构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定位凸台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靠近缸体,则需要调整轴连轴承的轴向位置时,在靠近缸体的一侧向轴承过孔内添加挡圈是容易实现的。
进一步地,定位凸台的斜边起点与缸体安装面之间的间隙保证了定位凸台本身不会因为发动机振动而磨损,从而保证风扇皮带轮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扇皮带轮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风扇皮带轮支架1、轴连轴承2、风扇皮带轮连接盘3、轴承挡圈4、轴承挡圈5、轴承过孔11、定位凸台12、风扇皮带轮支架10、轴连轴承20、风扇皮带轮连接盘30、轴承挡圈50、轴承过孔110、定位凸台120、缸体安装面13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取消了轴承挡圈4,取而代之的是在轴承过 孔110内靠近发动机缸体一侧的定位凸台120,定位凸台120是在风扇皮带轮支架10的加工过程中预留的,虽然这提高了轴承过孔110的加工难度,但定位凸台120带来了更加可靠的定位效果。在安装时,轴连轴承20与风扇皮带轮连接盘30过盈配合后,将轴连轴承20插入轴承过孔110再安装轴承挡圈50即可。这样,轴连轴承20是通过定位凸台120和轴承挡圈50配合定位,更加简单。并且作为优选,从图2中可见,定位凸台120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更加靠近发动机缸体,即定位凸台120的斜边是从靠近发动机缸体一侧开始斜向轴承过孔110的轴线方向倾斜的,这样的优势在于当需要调整轴连轴承20的轴向定位尺寸时,在靠近发动机缸体的一侧向轴承过孔110内添加垫片或者挡圈是比较方便的。
参考图3,将图2中的结构安装到发动机缸体上后,风扇皮带轮支架10的缸体安装面130与缸体贴合,定位凸台120的斜边起点B并不是开始于缸体安装面130,而是与缸体安装面130之间具有间隙d,这样避免了定位凸台120由于发动机振动而被缸体磨平,保证了轴连轴承20的定位强度和精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等效替换或者修改,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入视角倾斜/可调之放大镜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