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7815.1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童星辉;王世杰;王配良;王金龙;段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F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5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中的燃烧系统并未进行相应的优化设置;如锅炉的进料口并未进行相应的进料区分设置,再如锅炉的下渣系统仍将采用原始的人工下渣方式等等。上述结构形式以及操作形式属于较为原始的作业形式,须消耗较高的劳动力以及资金成本等,不符合企业的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战略,也不符合企业节能减排的整改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燃烧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燃烧锅炉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燃烧室的充分燃烧,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煤利用率,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锅炉进料系统,燃烧室,旋风分离器,预热器,除尘器以及烟囱,所述锅炉进料系统包括投料口、筛分单元、料仓单元、混料单元、料仓出口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用于锅炉燃料的投入口;筛分单元,所述筛分单元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筛分单元用于将进料口投入的燃料进行粒度区分,并将区分的燃料存储到相应的料仓中;
料仓单元,所述料仓单元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
所述第一料仓用于存储粒径小于4mm的燃煤,
所述第二料仓用于存储粒径为4mm-8mm的燃煤;
混料单元,所述混料单元与所述料仓单元连接,所述混料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中的下料混合均匀;料仓出口,所述料仓出口与所述混料单元连接,所述料仓出口用于将所述混料单元的燃煤投入所述锅炉燃烧室中;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料仓单元、料仓出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料仓以及所述第二料仓的下料速度,以及控制所述料仓出口的出料速度。
上述改进型燃烧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
阀门单元,所述阀门单元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料仓的出口处;
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包括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计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处,所述第二计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处;
所述第一计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料仓的下料时间,并将第一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所述第二计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料仓的下料时间,并将第二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的开合。
上述改进型燃烧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
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料仓出口连接;第三计时器,所述第三计时器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处;所述第三计时器用于检测所述料仓出口的出料时间,并将第三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合。
上述改进型燃烧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的开合具体是:
当所述第一计时器检测到第一料仓的下料时间为30s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闭合;当所述第二计时器检测到第二料仓的下料时间为60s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开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合具体是:
当所述第三计时器检测到料仓出口的出料时间为30s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料第三阀门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开启。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进料系统,燃烧室,旋风分离器,预热器,除尘器以及烟囱;所述锅炉进料系统包括投料口、筛分单元、料仓单元、混料单元、料仓出口以及控制单元;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的燃烧系统,具体可实现锅炉进料量的优化控制以及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入炉煤粒径的偏大或偏少的床料,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有效保障炉煤粒径的均匀性;能够使煤在炉内燃尽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效降低了灰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经济性;能够合理调整入炉煤的粒径级配;有效降低了灰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经济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经过破碎、筛分,保证入炉煤的粒径,保证入炉煤各粒径所占的百分比,让各种粒径的煤能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7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锅炉燃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烟道用的膨胀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