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暖恒温沙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674.1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南浔四海家私厂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A47C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暖 恒温 沙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特别是一种水暖恒温沙发,属于家居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人们喜欢坐在沙发上聊天、喝茶、看报纸、看电视,等等!但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没有散热器,因此屋内和屋外温度一样低,突然坐在沙发上会有冰屁股的感觉,好不容易坐在一个地方把该区域暖热了,起身去取个物品再回来的时候又变的冰凉了,坐在上面非常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暖恒温沙发,它具有取暖的功能,可以精确控制沙发坐垫的温度,即使没有人坐在上面也可以持久恒温,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暖恒温沙发,包括沙发坐体和沙发靠背,沙发坐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层、防水层、加热层和弹簧海绵坐垫,沙发靠背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和按键,沙发靠背内设有控制器、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水循环装置和燃气热水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与加热层连接,另一端与水循环装置连接,水循环装置通过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与燃气热水器连接;显示屏、按键和水循环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加热层内设有加热水管,加热水管内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由于燃气热水器是即热型的,因此可以将沙发垫瞬间加热,无需等待很久,另外燃气为清洁能源,比较利于环保。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控制器可通过购买获得。
前述的水暖恒温沙发中,弹簧海绵坐垫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水暖恒温沙发中,水循环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水泵,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进水连接管与第一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电磁阀的出水端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加热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加热水管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出水端通过出水连接管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水暖恒温沙发中,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旁路管连通,第三电磁阀安装在旁路管上,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水暖恒温沙发中,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上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个口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连接,另外2个口分别与出水连接管和自来水管连接,自来水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水暖恒温沙发中,所述加热水管为蛇形铜铝复合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沙发坐体内设置加热层并将加热层内的水连接到燃气热水器上,通过燃气热水器将水加热,从而提高加热层的温度,使弹簧海绵坐垫逐渐变热。通过设置在加热层和弹簧海绵坐垫内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调整水温,防止因温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个传感器以及电磁阀和水泵,能够自动调节水温,无需人为操作,使水温始终保持在预设温度,再也无需担心离开沙发后沙发垫瞬间变凉的烦恼。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沙发坐体,2-沙发靠背,3-保温层,4-防水层,5-加热层,6-弹簧海绵坐垫,7-显示屏,8-按键,9-控制器,10-进水管,11-水循环装置,12-燃气热水器,13-出水管,14-进水连接管,15-出水连接管,16-加热水管,17-第一温度传感器,18-水位传感器,19-第二温度传感器,20-壳体,21-第一电磁阀,22-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水泵,25-旁路管,26-三通接头,27-自来水管,28-第四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南浔四海家私厂,未经湖州市南浔四海家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