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动水循环水煮法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400.2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庆奎;张珊;季志博;刘祥;李艳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李艳博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水循环 水煮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尤其涉及温控动水循环水煮法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作用下,由于汽车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石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路面的坑槽、推挤变形等的损坏。在评价水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影响的过程中,水煮法因其操作方法简单并能快速试验而在现场沥青与集料粘附性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水煮法要求的“微沸”状态难以控制,以及人为观测定性评定粘附等级带来的人为误差较大,使简单快速的水煮法无法准确应用于科研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现场实际建立联系的试验装置来定量评价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控动水循环水煮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半封闭凹槽、变频微型电动机、涡轮、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温控装置、多孔滤板和悬挂平台;所述半封闭凹槽安装有所述多孔滤板;所述变频微型电动机的一侧与电源相连,其另一侧与所述涡轮相连;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温控装置相连;所述悬挂平台放置于所述半封闭凹槽中间。
所述多孔滤板可拆除。
所述多孔滤板中滤孔孔径为0.1mm至0.3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温控装置,可人为控制在不同大气压下的“微沸”状态,精确实验。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水循环,模拟现场实际动水冲刷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影响,变频电动机还可模拟不同动水流速,与现场实际建立联系。
3、本实用新型在动水循环下,剥落掉的且游离在水中沥青,以及剥落掉但因沥青间分子作用力仍悬挂在石料下端的沥青,都会随水流粘附在多孔滤板上,防止了试件“二次污染”并且各试件在滤板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试验完成后,只需拆除过滤板清洗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封闭凹槽 2—变频微型电动机 3—涡轮 4—加热器 5—温度传感器 6—温控装置 7—多孔滤板 8—悬挂平台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温控动水循环水煮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半封闭凹槽1、变频微型电动机2、涡轮3、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温控装置6、多孔滤板7和悬挂平台8;所述半封闭凹槽1安装有所述多孔滤板7;所述变频微型电动机2的一侧与电源相连,其另一侧与所述涡轮3相连;所述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均与所述温控装置6相连;所述悬挂平台8放置于所述半封闭凹槽1中间。
其中,所述多孔滤板7可拆除;所述多孔滤板7中滤孔孔径为0.1mm至0.3mm。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半封闭凹槽1放置实验台上,变频微型电动机2接通电源,通过涡轮3带动水循环,调节温控装置6至“微沸”状态,将试件分别悬挂在悬挂平台8上并置于两个多孔滤板7之间,3min后取下试件,拆除过多孔滤板7清洗,试件风干后测其质量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李艳博,未经兰州交通大学;李艳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蝎药材中牛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触媒材料光催化活性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