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容积型冷冻冷藏库双机组联合运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6315.6 | 申请日: | 2014-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昭;赵松松;陈爱强;张娜;陈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D19/04 | 分类号: | F25D19/04;F25D17/04;F25D29/00;F25B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容积 冷冻 冷藏库 双机 联合 运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库冷冻冷藏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双机组联合运行装置,主要通过送风通道将冷冻间和冷藏间的蒸发器进风口、送风口联合,利用双机组协同送风通道中的风阀启闭分配风量以实现不同条件下冷库最快降温,并联合可自动移动保温隔板实现食品的最优维温贮藏。
背景技术
我国的冷冻冷藏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并成为食品流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冷库是食品冷藏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计划到2015年将全国冷库总容量增加到1880万吨,并对食品冷加工及其保鲜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储存商品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在一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库不足,低温库相对过剩的现象;同时冷冻冷藏库未能实现与预冷贮藏、食品速冻的一体化经营。目前,冷库实现速冻食品、可调配冷冻冷藏间容积的联合技术仍未有大的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变容积型冷冻冷藏库双机组联合运行装置,提供一种将冷冻间和冷藏间的送风系统进行整合,通过送风通道中风阀的启闭实现食品不同冷处理下冷量的分配,并联合在冷冻间与冷藏间的移动保温隔板实现不同容量下食品的快速最优处理。充分利用双机组在食品预冷和速冻方面的联合运行,实现高低温库不同要求下容量的快速互相转变,并且保证了冷库变容量下均匀送风的效果。克服了高低温库分配不均的难题,并且提高了冷库的多功能化,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可变容积型冷冻冷藏库双机组联合运行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组、第二压缩机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第一风冷式蒸发器、第二风冷式蒸发器、第一送风通道、第二送风通道:
由冷冻间和冷藏间组成的冷库,两者之间设置移动保温隔板;
第一压缩机组和第一风冷式蒸发器管路相连,并在管路上安装第一电磁阀和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压缩机组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管路相连,并在管路上安装第二电磁阀和第二热力膨胀阀;
第一风冷式蒸发器的出风口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二送风通道相连,并在第二送风通道中设置第二电动风阀;第一风冷式蒸发器的进风口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的进风口通过第一送风通道相连,并在第一送风通道中设置第一电动风阀;
在冷冻间上设置第一回风口和第一送风口,在冷藏间上设置第二送风口和第二回风口;
第一送风通道的两个支通道分别与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相连,并在第一回风口中设置第三电动风阀,在第二回风口中设置第六电动风阀;
第二送风通道的两个支通道分别与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相连,并在第一送风口中设置第四电动风阀,在第二送风口中设置第五电动风阀。
在上述联合运行装置中,移动保温隔板选用聚氨酯保温材料。
在上述联合运行装置中,在冷冻间和冷藏间中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以采集各自温度信号,以控制电动风阀的工作状态,在不同工作状态下进行转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原来传统的单独送回风系统进行整合,每台蒸发器都连接冷冻间和冷藏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双机组协同送风通道中的风阀启闭实现不同的组合(两送风两回风,或者两送风一回风的运行方式),按照需求对冷冻冷藏间进行冷量分配,实现食品的快速降温以及最优储藏。由于食品供求变化影响冷间储量时,为提高冷库利用率,可以通过电机或者手动移动冷冻冷藏间的保温隔板实时调节冷冻冷藏间容量配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同时调节风阀实现二送风一回风的方式优化气流组织。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联合运行装置时,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通过调整移动保温隔板的位置和诸个电动风阀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联合运行装置的不同运行模式如下:
第一种模式,即冷冻冷藏模式,第一压缩机组和第一风冷式蒸发器实现热交换,第二压缩机组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实现热交换,第一风冷式蒸发器单独为冷冻间提供热交换,第二风冷式蒸发器单独为冷藏间提供热交换。
第二种模式,即快速降温模式,第一压缩机组和第一风冷式蒸发器实现热交换,第二压缩机组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实现热交换,第一风冷式蒸发器和第二风冷式蒸发器通过共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为冷冻间提供热交换,且移动保温隔板位置于冷库中央(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