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234.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袁黎平;彭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美施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剂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中使用的化工桶、搅拌罐等接触化工产品的装置需要定期清洗,清洗溶剂一般由多种有机溶剂和/或无机溶剂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而成,对涂料、色浆、油墨、颗粒、杂质等有优良的清洗效果。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清洗溶剂量较多,如果一次性使用而不加以回收,则造成使用成本高,且排放溶剂量过多,不利于环保。
现有的参考文献中,有关溶剂回收装置的报道较多。申请号为CN200910222313.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有机溶剂的染料涂料废物的溶剂回收装置,其对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利用加热方式将各种有机溶剂分别回收提取出来。申请号为201120550076.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涂料加工的废溶剂回收机,其利用沸点不同先气化后液化回收废溶剂。申请号为20091010413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洗溶剂回收装置,由溶剂回收系统和蒸馏主机系统组成,溶剂回收系统包括分别设在面涂手喷室和面涂机器人喷涂室两侧内的多个废溶剂收集槽、废溶剂收集管道、气动隔膜泵、废溶剂储存桶、进口通过自动进料口与废溶剂储存桶连通的气动进料泵,该气动进料泵的出口与蒸馏主机系统连通,在该溶剂回收系统的废溶剂储存桶上设有气动防爆搅拌器和液位控制器,该装置也是利用分段蒸馏的方法对废溶剂中高沸点化合物和低沸点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加热或蒸馏的方式会额外使用较多的电能或其他热能,装置结构较复杂,使用不便。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通过过滤和自然沉降的方式回收清洗溶剂重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包括阶梯型支撑架、三个缸体和废清洗溶剂收集桶,三个缸体内部均设有丝网,丝网上放有过滤棉,丝网位于缸体口部往下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一缸体放置于支撑架的最高台阶处,第二缸体放置于支撑架的中间台阶处,第三缸体放置于支撑架的最低台阶处;
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第二缸体与第三缸体之间分别通过连接管接通,连接管的进液口设置在前一个缸体的下部侧壁上,连接管的出液口设置在后一个缸体的靠近口部的侧壁上,连接管上设有阀门;
第一缸体在靠近口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的另一端伸入废清洗溶剂收集桶内,进液管上设有隔膜泵;
三个缸体均在各自的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阀门;
第三缸体在下部侧壁上设有带阀门的清洗溶剂排放管,该清洗溶剂排放管位于底壁往上三分之一高度处。
所述的三个缸体均配有缸盖。
所述的缸盖上设有方便打开缸盖的把手。
所述的废清洗溶剂收集桶配有桶盖,桶盖上设有方便进液管伸入的开口。
所述的桶盖上设有方便打开桶盖的把手。
所述的阶梯型支撑架焊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为水平或竖直或倾斜布置。
所述的进液管伸入废清洗溶剂收集桶口部往下三分之一高度处。
本实用新型的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通过过滤和自然沉降的方式回收清洗溶剂。废清洗溶剂先在废清洗溶剂收集桶内放置一段时间,通过自然沉降作用,部分杂质沉淀到底层;通过隔膜泵将废清洗溶剂收集桶内上层的溶剂抽至第一缸体内,溶剂先经过过滤棉的过滤,然后自然沉降一段时间;打开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连接管上的阀门,第一缸体内的上层溶剂流入第二缸体内,溶剂先经过过滤棉的过滤,然后自然沉降一段时间;打开第二缸体与第三缸体之间连接管上的阀门,第二缸体内的上层溶剂流入第三缸体内,溶剂先经过过滤棉的过滤,然后自然沉降一段时间,打开清洗溶剂排放管上的阀门将上层干净的清洗溶剂放出;三个缸体底部的不清洁的废溶剂通过各自的排液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易实施,通过装置回收的清洗溶剂可再次利用,节约使用成本,且能减少废溶剂的排放,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清洗溶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二缸体的局部内部结构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阶梯型支撑架 11.加强板
2.第一缸体 21.第一缸盖
22.进液管23.第一排液管
24.第一连接管3.第二缸体
31.第二缸盖32.第二排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美施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宝美施化工(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2DPCA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SiC晶体单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