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5347.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戴钦;王挺秀;刘焕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9/00 | 分类号: | D03C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带式 塑料 圆织机 经丝开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可应用于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中。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一般是采用小凸轮带动杠杆来驱动内、外综带做往复运动,而通过固定在内、外综带上的含孔综丝来完成经丝的开交,从而与梭子配合完成编织运动。其综丝开交机构是由内、外综带及固定在内、外综带上的含孔综丝构成的,通常情况下,固定在内、外综带上的含孔综丝采用错位分布方式,以避免综丝在开交过程中产生干涉,影响编织。如图1及图2所示,其综丝开交机构是由内综带8、外综带4及固定在内、外综带上的含孔综丝6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由电机驱动的主轴1带动小凸轮2旋转,再由小凸轮2驱动杠杆3绕固定点往复摆动,最终由杠杆3末端带动内、外综带8、4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由固定在内、外综带8、4上的含孔综丝6完成经丝7的开交运动。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丝的行进路线由于受出发点位置及编织工作过程中经线的摆动量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到经丝从出发点经综丝孔9到栅门5空档间的直线传输,由于综丝孔9位于含孔综丝6的中间位置是固定不可变的,因而使得经丝传输路线的三点之间无法共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最终必将导致综丝孔对经丝的干涉量加大,使经丝张力增加,最终导致断丝,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想提供一种改进的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以减少综丝孔对经丝在引入过程中的干涉,缓解经丝张力,减少断丝的发生机率,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含有内综带、外综带、栅门及含孔综丝,其结构特点是设有一个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外综带固定框内设有上横向杆Ⅰ及下横向杆Ⅰ,内综带固定框内设有上横向杆Ⅱ及下横向杆Ⅱ,在含孔综丝的二端分别设有孔Ⅰ及孔Ⅱ,将含孔综丝一端的孔Ⅰ分别穿在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内的上横向杆Ⅱ及上横向杆Ⅰ上,含孔综丝另一端的孔Ⅱ分别穿在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内的下横向杆Ⅱ及下横向杆Ⅰ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个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内皆设有上、下横向杆,在每一含孔综丝的二端再分别设一个孔,将含孔综丝两端的孔分别穿在内综带固定框及外综带固定框内的上、下横向杆上,从而使含孔综丝在上、下横向杆上可自由移动,使经丝在工作过程中,因综丝孔可位移而自动校正经丝路线,从而消除了综丝孔对经丝的干涉现象,缓解了经丝张力,减少了断丝的发生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由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含有内综带8、外综带4、含孔综丝6、栅门5、内综带固定框13及外综带固定框12,外综带固定框12内设有上横向杆Ⅰ11-1及下横向杆Ⅰ11-2,内综带固定框13内设有上横向杆Ⅱ14-1及下横向杆Ⅱ14-2,在所有的含孔综丝6的二端皆设有孔Ⅰ10-1及孔Ⅱ10-2,含孔综丝6一端的孔Ⅰ10-1分别穿在外综带固定框12及内综带固定框13内的上横向杆Ⅰ11-1及上横向杆Ⅱ14-1上,含孔综丝6另一端的孔Ⅱ10-2分别穿在外综带固定框12及内综带固定框13内的下横向杆Ⅰ11-2及下横向杆Ⅱ14-2上。
当经丝7在穿丝及工作过程中有横向干预倾向时,经丝7产生的横向张力迫使含孔综丝6(与综丝孔9一起)沿着内综带固定框13及外综带固定框12内的上横向杆及下横向杆移动,从而消除经丝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车卡盘定位车削夹具及其定位车削方法
- 下一篇:新型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