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直流气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5061.6 | 申请日: | 2014-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强;郁永章;陈志华;侯雄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直流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直流气阀。
背景技术
气阀是安装在压缩机气缸上控制气体进出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压缩机的经济性与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压缩机气阀结构型式繁多复杂,尽管随着气阀技术的发展,气阀使用寿命不断延长,稳定性增强,但是现有气阀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如流量系数较小,气流通道阻力损失较大,始终没能有效解决。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状气阀结构(如图1所示),气体作用于阀片2-1,产生与弹簧3-1作用力反向的气体压差力,推动阀片向升程限制器4-1运动,阀片2-1与阀座1-1形成阀隙,阀隙是产生阻力损失的主要部位,而且阀隙面积对气阀流量系数具有重大影响,从图2中可知,气阀流量系数av基本随着升程h和阀座通道宽度b比值增大而减小,升程和阀座宽度的选择决定了气阀的流量系数,若取较小的二者比值,能获得较大流量系数,但是会导致阀片密封难度增大。因此,此种气阀结构流量系数的大小受到很大限制,气体流动阻力一般较大,流量系数较小,易造成较大流动损失。而且,阀片在每次启闭过程中与升程限制器及阀座要发生多次较大冲击碰撞,寿命较短。中国专利(CN1205413C)公开的一种排气阀组件,通过滑块的移动形成气流的直流通道,其气流通道为单孔通道,通流面积受到限制,影响压缩机的气量;另外,滑块在垂直气流运动方向没有设置复位装置,滑块无法迅速复位,导致滑块的响应速度受到限制,延迟排气响应从而影响压缩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直流气阀,该气阀能够减小气流阻力损失,提升气阀流量系数,从而有效减小压缩机功率损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缩机直流气阀,包括阀盖、阀座和阀片,阀盖和阀座相互压紧并连接在压缩机气缸上,阀座内开设有凹槽,阀片置于该凹槽内,阀片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个侧壁形成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所述阀盖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气囊和压缩机气室的第一导气孔,在阀座上开设有连通第二气囊和压缩机气缸的第二导气孔;在第一气囊的槽壁上和第二气囊的槽壁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定阀片运动的限程部件;
所述阀盖、阀片和阀座上均开设有若干长度、宽度均相同的条形贯穿孔,条形贯穿孔间的分布间隔一致,且阀盖贯穿孔和阀座贯穿孔的位置始终保持相互对齐。
当第一导气孔将第一气囊与压缩机排气室相连通时,该气阀用于排气,且第一气囊的槽壁上设置弹簧限程器,第二气囊的槽壁上设置限程器。
当阀片与限程器相接触时,阀片贯穿孔、阀盖贯穿孔和阀座贯穿孔均不连通,且弹簧限程器处于预压缩状态。
当阀片压缩弹簧限程器至弹簧极限位置时,阀片贯穿孔、阀盖贯穿孔和阀座贯穿孔均连通形成若干直流通道。
当第一导气孔将第一气囊与压缩机进气室相连通时,该气阀用于吸气,且第一气囊的槽壁上设置限程器,第二气囊的槽壁上设置弹簧限程器。
当阀片与限程器相接触时,阀片贯穿孔、阀盖贯穿孔和阀座贯穿孔均不连通,且弹簧限程器处于预压缩状态。
当阀片压缩弹簧限程器至弹簧极限位置时,阀片贯穿孔、阀盖贯穿孔和阀座贯穿孔均连通形成若干直流通道。
所述限程器上还设置有用于缓冲阀片在快速闭合时所承受的冲击力的缓冲层。
所述的阀片由PEEK高分子材料制成。
所述阀盖和阀座通过螺栓相互压紧并连接在压缩机气缸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压缩机气阀气流通道为若干个条形的阀座贯穿孔、阀片贯穿孔及阀盖贯穿孔三部分叠合组成,阀片全开时,形成直流通道,气流流道几何形状规则,气流有效流通面积大,相比于现有的气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气阀流动阻力大大减小,通流能力提高,压缩机功耗亦有所降低。本压缩机气阀阀片运动方向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阀片的运动不受到沿气流方向不稳定流动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阀片较强的运动稳定性。此外,相比于现有气阀,本压缩机气阀结构更简单,加工制造的成本也较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限程器的端面设置薄壁软性的缓冲层,用于缓冲阀片快速闭合时形成的较大冲击力,大大减小阀片端面的冲击磨损,同时在弹簧力作用下,阀片端面压紧贴合面,保证良好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环状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环状气阀流量系数和升程比阀座宽度关系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压缩机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