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储气筒耐压性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4894.0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钟训;周义;潘中能;唐智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诚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02 四川省资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气筒 耐压性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压性试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储气筒耐压性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储气筒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气体压力装置,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气体,根据QC/T 200-1995《汽车气制动装置用储气筒技术条件》要求,汽车储气筒必须进行耐压和气密性试验,这就要求储气筒生产厂家必须对储气筒进行测试,以确保厂家生产的储气筒安全。现有技术中为了对储气筒方便测试,普遍做法是厂家利用厂内压缩空气进行气压试验。由于储气筒耐压试验的压力高于设计压力,而且储气筒的材料和焊接缝隙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采用气压试验方法就不能很准确地检测出这些缺陷,再加上在耐压试验过程中,储气筒发生泄漏甚至开裂的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从安全角度考虑,用气压试验方法是不安全的,一旦储气筒发生破裂,将会导致灾难性的爆炸事故,因此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应优先采用液压试验方法,这是因为对于气体而言,液体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可压缩的,而且用液压方法进行试验时,即使储气筒发生破裂,也不会导致灾难性的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理由,提出了一种采用水作为试验介质,对储气筒进行耐压试验的液压试验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汽车储气筒耐压性试验系统,包括水箱(1)、增压泵(7)以及控制系统(12),所述增压泵(7)与控制系统(12)之间依次设置有电磁换向阀(8)、安全阀(9)、调压阀(10),所述调压阀(10)和控制系统(12)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11),所述增压泵(7)还设置有手动增压手柄(70)。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7)为气驱液增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12)主要由控制阀(120)和节流阀(121)组成,所述控制阀(120)与压力传感器(6)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1)与增压泵(7)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2)、高压卸荷阀(3)以及单向阀(4),过滤器(2)设置在水箱(1)与增压阀(7)之间的进水管路上,高压卸荷阀(3)设置在水箱与增压阀(7)之间的回水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7)高压水输出管路上还设置有高压截止阀(5)和压力传感器(6)。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截止阀(5)为针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控制上可通过控制系统对增压泵实现自动增压,也可通过手动增压手柄对增压泵进行手动增压,两种控制方式,且相互独立,在实际使用场合下可灵活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路均为气管和胶管,气管和胶管长度不受限制,可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最大程度确保试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系统气路连接部分均采用SMC气动元器件,可反复拆卸。高压部分最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高压软管部分,均选用工作压力为40MP的高压软管,确保能安全试验,
3、本系统能产生25Mpa范围内的压力,因此可扩展实用到其他压力容器耐压中,如制动管路、刹车钳等耐压实验中,且在系统中所有截止阀为针阀,能很好地保证系统密封性。该系统也可扩展到压力容器密封性试验中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储气筒耐压性试验系统,包括水箱(1)、增压泵(7)以及控制系统(12),其中,增压泵(7)与控制系统(12)之间依次设置有电磁换向阀(8)、安全阀(9)、调压阀(10),调压阀(10)和控制系统(12)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11)。
所述增压泵(7)还设置有手动增压手柄(70)。
工作过程为:通过控制系统(12)的压缩空气经过过滤器(11)后,由调压阀(10)稳压到规定压力,压力由压力表读出,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8)进入增压泵(7),增压泵(7)按照气压的大小关系,比例输出高压水,经高压截止阀(5)输出给储气筒试件。试验后,高压管道内的残压由高压卸荷阀(3)卸载。此外,由于在增压泵(7)和控制系统(12)之间还设置有安全阀(9),保证了输出压力不会超限。通过调节驱动气体压力和流量,增压泵(7)的输出压力可实现精确无极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诚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诚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