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玻璃熔炉导热底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4849.5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黎祥兵;汪道清;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林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玻璃 熔炉 导热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炉底板结构,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生产光学玻璃的熔炉中空底板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二次熔炼工艺中,玻渣熟料熔炼生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玻璃熔炉一般都是采用硅钼棒加热,将固定底座放置在炉膛底板上,再将石英坩埚置于固定底座内。玻璃熔炉的常规加热方式都是通过在石英坩埚四周通过硅钼棒发热将玻渣熟料熔化,加热过程中由于炉膛底板热传导性能不好,在坩埚底部造成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区,不利于生产实践,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玻璃熔炉导热底板,克服目前玻璃熔炉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底板导热性较差造成的热量浪费及在石英坩埚底部形成的相对冷区等不足和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学玻璃熔炉导热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底板本体上表面、底板下表面及中空部分。
进一步地,该底板改进结构上下表面完全平行,上表面与石英坩埚固定底座形成良好的面接触,下底面固定于玻璃熔炉中。
进一步地,该底板改进结构中空部分端面与炉膛内部相通,热量可通过端面通孔进入底板。
进一步地,该底板改进结构中空部分体积是底板本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即能达到热量传递作用,又能保证原有底板的支撑作用。
优选地,该底板改进结构剖面是矩形。
特别地,该底板改进结构由耐火材料莫来石制备而成。
上述结构的玻璃熔炉底板改进结构安装与玻璃熔炉内,在玻渣熟料化料过程中,四周硅钼棒加热时可通过底板中空部分将热量传递到石英坩埚底部,玻璃熔炉内部热场更均匀,使石英坩埚内部温度均匀,有效防止因石英坩埚底部出现相对冷区对玻璃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 1 是原有玻璃熔炉炉膛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实用玻璃熔炉改进底板结构优选实例实施示意图。
各图中标记名称为:1.石英坩埚 2.玻渣熟料 3.玻璃熔炉 4.硅钼棒 5.石英坩埚堵头 6.底板通孔 7.底板本体 8.底板中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学玻璃熔炉导热底板,包括底板本体(7),所述底板本体(7)有中空部分(8)。
在玻璃熟料玻渣熔炼过程中,将石英坩埚(1)放置在底板本体(7)的上表面,形成良好的面接触,在硅钼棒(4)加热化料加热过程中也能确保石英坩埚(1)底部受力均匀,不易被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硅钼棒(4)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玻渣熟料(2)熔化,部分热量在玻璃熔炉(3)和硅钼棒(4)之间,无法进入玻渣熟料(2),在玻渣熟料(2)底部产生相对冷区。
优选地,所述底板中空部分(8)可将硅钼棒(4)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石英坩埚(1)底部,更加充分的利用了硅钼棒(4)产生的热量,且使石英坩埚(1)受热均匀,有效防止石英坩埚(1)底部出现相对冷区而降低玻璃品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实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至于次,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林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林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机用下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渗透脱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