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哮喘病人用护理轮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4812.2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石琛;刘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琛 |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哮喘 病人 护理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哮喘病人用护理轮椅,属于医疗护理器械。
背景技术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哮喘发作时通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痰多,发病严重者平躺或走路都十分困难,需要坐在轮椅上进行护理。当患者发病时,医务人员还要帮助病人拍打背部,从而使病人能够顺利地将痰液排出,以减轻哮喘发病的症状,这无疑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哮喘病人用护理轮椅,以帮助患者在哮喘发作时拍打背部,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哮喘病人用护理轮椅,包括椅座、椅背、轮子、电机、电机支架、直杆、支撑杆、铰链、锤柄、弹簧以及电源;所述椅座正面设有至少一个半球形凸起;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椅背背面垂直连接;所述锤柄中部通过铰链与支撑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锤柄头部设有橡胶锤;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椅背背面;所述直杆的一端与电机旋转轴连接,直杆的另一端作用于锤柄尾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锤柄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椅背;所述椅座侧部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椅座侧部设有一个集痰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源采用锂电池并设于椅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椅背的背面上端设有手推杆。
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帮助病人拍打背部,从而使病人顺利地将痰液排出,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2、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患者在使用时无需医务人员帮助,使用局限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直杆将锤柄尾部压向椅背时的状态图。
图3是橡胶锤击打在椅背上时的状态图。
图1、图2、图3中标号名称:1、椅座;2、椅背;3、轮子;4、电机;5、电机支架;6、直杆;7、支撑杆;8、铰链;9、锤柄;10、弹簧;11、橡胶锤;12、半球形凸起;13、集痰盒;14、手推杆;15、电机开关;1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椅座1、椅背2、轮子3、电机4、电机支架5、直杆6、支撑杆7、铰链8、锤柄9、弹簧10以及电源16;所述椅座1正面设有至少一个半球形凸起12;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椅背2背面垂直连接;所述锤柄9中部通过铰链8与支撑杆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锤柄9头部设有橡胶锤11;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支架5固定于椅背2背面;所述直杆6的一端与电机4旋转轴连接,直杆6的另一端作用于锤柄9尾部;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锤柄9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连接椅背2,其中,弹簧10与锤柄9的连接点位于铰链8和橡胶锤11之间;所述椅座1侧部设有电机开关15,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开关15与电源16连接。
所述椅座1侧部设有一个集痰盒13,用于收集患者吐出的痰液。
所述电源16采用锂电池并设于椅座1底部,用于给电机4进行供电。
所述椅背2的背面上端设有手推杆14,便于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推送轮椅上的病人。
所述电机4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用于带动直杆6转动。
本实用新型适合哮喘患者在发病期间进行使用。患者发病时可坐在椅座1上,将背部靠着椅背2并按下电机开关15,电机4便会接通电源并开始工作,电机4的旋转轴带动直杆6转动,当直杆6转至锤柄9尾部时,会将锤柄9尾部向椅背2方向压去,此时,锤柄9会将弹簧10拉伸开(如图2所示),当直杆6离开锤柄9尾部时,弹簧10立刻收缩,并通过锤柄9将橡胶锤11迅速拉向椅背2,从而使橡胶锤11击打在椅背2上(如图3所示),椅背2上的半球形凸起12便会对患者背部进行一次拍击,如此一来,电机4每转动一圈,患者的背部都会受到一次拍击,这有助于患者将体内的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哮喘发病的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琛,未经石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