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4467.2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业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物 驱动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已成为高层居住和办公楼不可缺少的升降设备,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因其能耗巨大,如何降低电梯能耗已成为全社会普通关注的话题。传统电梯配重通过缆绳与轿厢连接,轿厢下降时,配重储能势能,轿厢上升时,配重释放势能,但由于配重质量固定,距离固定,而轿厢载重却不停变化,这之间差别则需要大功率的曳引机来弥补,造成能耗损失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自动控制变速器有效储存电梯下行时释放的势能,以及将储存的能量有效驱动电梯运行,从而可以明显减少电梯系统中浪费的能量,有效起到节能的作用的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包括轿厢、控制器、变速器、传感器、配重和驱动机,轿厢通过变速器与配重连接,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变速器和驱动机连接,传感器安装在轿厢上,驱动机与配重连接。
所述配重为两块。
所述变速器由两组半径不等的同轴齿轮组成,齿轮互相咬合,轴与齿轮通过摩擦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由于完全采用配重势能的释放,来升高人(物),在理想状态下,人(物)下降时又完全收集其减少的势能,将其作为配重势能进行储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在静音以及乘坐舒适度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此外,由于无需大功率曳引机,该新型适合用于建造无机房电梯,此外,由于其不完全依赖外在电源,所以可以作为消防电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控制器;3、变速器;4、传感器;5、第一配重;6、第二配重;7、驱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包括轿厢1、控制器2、变速器3、传感器4、配重和驱动机7,轿厢1通过变速器3与配重连接,控制器2分别与传感器4、变速器3和驱动机7连接,传感器4安装在轿厢1上,驱动机7配重连接,轿厢1用于载人(物)上行或下行,安置在轿厢上的传感器4将轿厢1的质量、速度以及当前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器2,控制器2计算并下达控制指令到变速器3,变速器3改变传动比,从而改变轿厢1和第一配重5或第二配重6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变速器3由两组半径不等的同轴齿轮组成,齿轮互相咬合,轴与齿轮靠摩擦片相连接,摩擦片的运动由电磁力控制,可以瞬间连接和断开,驱动机7根据控制器2的指令对第一配重5和第二配重6进行提升,第一配重5和第二配重6亦可依据控制器2指令释放能量反馈给电网或者给蓄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配重采用两部,便于一部工作时,另一部可以进行电力提升储能,第一配重5和第二配重6、轿厢质量m1,所载人(物)质量m2,配重质量m0,m1+m2=k0*m0,轿厢运动距离s3,配重运动距离s0,电梯上行时,在加速阶段,控制器控制连接齿轮传动比k1,k1* k0<1,减速阶段连接齿轮传动比为k2,k2*k0>1,加速轿厢运动距离为s1,减速轿厢运动距离s2,则不考虑摩擦阻力以及空气阻力时,(m1+m2)*(s1+s2)=m0*(s1/k1+s2/k2),因s1+s2=s3,s1/k1+s2/k2=s0,所以(m1+m2)*s3=m0*s0,考虑到摩擦阻力以及风力阻力等因素,实际(m1+m2)*s3<m0*s0,同理,在电梯下行时,在加速阶段,控制器控制连接齿轮传动比k3,k3*k0>1,减速阶段,控制器控制连接齿轮传动比k4*k0<1, 不考虑摩擦阻力以及空气阻力时,(m1+m2)*s3=m0*s0, 考虑到摩擦阻力以及风力阻力等因素,实际(m1+m2)*s3>m0*s0,本实用新型重物储能自驱动电梯,由于完全采用配重势能的释放,来升高人(物),在理想状态下,人(物)下降时又完全收集其减少的势能,将其作为配重势能进行储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在静音以及乘坐舒适度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此外,由于无需大功率曳引机,该新型适合用于建造无机房电梯,此外,由于其不完全依赖外在电源,所以可以作为消防电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业,未经张树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层门锁
- 下一篇:一种集悬挂、超载保护、缓冲于一体的轿顶反绳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