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830.9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成型 铝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上生产成型品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铝锭是以纯铝及回收铝为原料,依照国际标准或特殊要求添加其他元素,如:硅(Si)、铜 (Cu)、镁(Mg)、铁(Fe)等,改善纯铝在铸造性、化学性及物理性的不足调配出来的合金。目前生产铝锭主要包括脱脂、铬化、烘干、上排、喷漆、固化等程序,其中铝液搅拌技术、双室反射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蓄热式燃烧等先进技术装备都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产业整体技术装备。而固化成型还是在传统的平底铝锭模具里完成,这样生产出来的铝锭因其底面平整且低矮,多个成品打包后在运输过程中,打包带磨损厉害,经常出现断开情况,造成运输不便;同时,因传统的成型铝锭底面平整,使用叉车上下货时也存在不方便,且工作效率低下,大大制约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包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成型铝锭加工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运输及有效保护打包带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包括机架和设在其上的导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导轨上设置有若干个铝锭槽模具,所述铝锭槽模具的底部两端设有长方形的沟槽;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PLC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通过在铝锭槽模具的底部两端设置长方形的沟槽。采用上述结构后,使成型的铝锭两端各有一条脚,方便叉车操作,即上下货;同时,将带有脚的铝锭铺设在最底层,两脚之间的空隙方便打包,且有效保护好打包带,这样铝锭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散开,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铝锭槽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用新型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成型铝锭的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在其上的导轨2,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4,导轨2上设置有若干个铝锭槽模具5,所述铝锭槽模具5的底部两端设有长方形的沟槽5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PLC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铝锭槽模具5的底部两端设有长方形的沟槽51、铝锭槽模具5是间隙设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接通电源,这样机架1的主动轮3和从动轮4开始运动,导轨2随之发生位移,这样若干个铝锭槽模具5也开始接料成型并移动。由于所述铝锭槽模具5的底部两端设有长方形的沟槽51,这样铝液经过铝锭槽模具5成型后,成品的铝锭两端各一条脚,方便叉车搬运及打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铝锭槽模具5是间隙设置在机架1上,它主要保障打包时作为底层用的铝锭成品,可将带脚的铝锭送到全自动化的铝锭打包生产线上,缩短打包时间,提高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脑散热机箱
- 下一篇:笔记本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