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315.0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吴多更;郑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12;F04C18/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及其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气缸。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式压缩机主要包括压缩机构、电机、转子、壳体和储压器五部分,其中,压缩机构主要包括气缸、气缸上设有吸入孔和排气孔,气态冷媒从吸入孔进入气缸被压缩后从排气孔排出。相关技术中,为提高气缸压缩腔的容积效率和减小吸入孔的吸气阻力损失,通常的方法是减小吸入孔的位置角度θ和增加吸入孔的直径,从而达到提高旋转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旋转压缩机的吸气阻力及功耗,由此达到提高旋转压缩机的性能的目的。但是由于气缸本身结构的尺寸的限制,在减小吸入孔角度的同时增大吸入孔直径是不可能的,因此相关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孔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节能高效旋转式压缩机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即可提高压缩腔的容积效率又可降低吸气孔的吸气阻力损失及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气缸的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压缩腔,且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吸气孔和滑片槽,所述吸气孔在所述缸体的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缸体,所述吸气孔包括由外向内延伸且相连通的外段和内段,所述外段的直径D大于所述内段的直径d且所述外段的轴线与所述内段的轴线不重合且彼此平行,所述外段的轴线与所述内段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满足:0<S≤(D-d)/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通过使得外段的直径D大于内段的直径d且外段的轴线与内段的轴线不重合且彼此平行,因此能够通过增加外段的直径D的方式来降低吸气阻力损失及功耗,同时能够通过减小内段的直径d且通过将内段的轴线与外段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提高压缩腔的容积效率,从而实现即可提高压缩腔的容积效率又可降低吸气孔的吸气阻力损失及功耗的目的,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段的轴线和所述内段的轴线中至多有一个通过所述压缩腔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外段的轴线通过所述压缩腔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段的直径D与所述缸体的高度H之间满足:1.2<H/D<1.8。
优选地,所述外段和所述内段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外段和所述内段之间倒角或倒圆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气缸100、缸体1、压缩腔10、
吸气孔11、外段110、外段的轴线113、
内段111、内段的轴线114、过渡段112、
滑片槽12、滑片槽的中心线121、
压缩机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200的气缸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200的气缸100,包括:缸体1。其中,缸体1内设有压缩腔10,且缸体1上设有与压缩腔10连通的吸气孔11和滑片槽12。吸气孔11在缸体1的径向方向上贯穿缸体1,吸气孔11包括由外向内延伸且相连通的外段110和内段111,也就是说,吸气孔11在从外到内的方向上贯穿缸体1,吸气孔11的内段111和外段110均由外向内延伸,并且吸气孔11的外段110的内端与吸气孔11的内段111的外端相连,其中吸气孔11的外段110的外端位于缸体1的外表面上,吸气孔11的内段111的内端位于压缩腔10的内壁上。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内外”方向是基于压缩腔10的位置而言,邻近压缩腔10的方向为“内向”,远离压缩腔10的方向为“外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走式种苗移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