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环境原位监测平台的数据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219.6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虎;胡刚;章雪挺;齐君;梅赛;徐宇程;单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环境 原位 监测 平台 数据 采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海底环境原位监测平台的数据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底环境的探测,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海底环境的探测一般可使用科考船船载设备平台和海底环境原位监测平台两种方法。其中海底环境原位监测平台是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测量手段,对海底目标区域的多环境参数进行长期原位观测,获取多样性数据的一体化平台,可为海底各种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目前的海洋数据采集平台,一般将各个传感器进行独立的部署,除布放在同一平台上外,传感器的配置以及数据采集储存都独立进行,能源也由各传感器自身的内部电池提供。在观测任务结束后必须分别提取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在数据提取时,需要使用每个传感器自带的上位机软件,依次连接各个传感器并实施数据的上传。这种方式的海洋数据采集工作量大,效率低,维护不便,且缺乏系统定制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传感器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为海底环境原位监测平台解决数据的统一采集、储存、传输等问题,支撑监测平台的运行。电路可将地球化学、水文和生物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上行和控制下行功能集成在一起,集中管理,为数据提取和电源控制提供支持。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串口扩展电路、主控电路、数据存储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串口扩展电路、主控电路、数据存储电路之间电连接;电源电路负责为系统各部分供电,将输入电源转换为3.3V直流电源;串口扩展电路负责将主控芯片提供的每个串口扩展为多个,以满足同时采集多路传感器的需求;主控电路控制着整个系统,协调各电路的工作,控制串口扩展芯片与SD卡的运行,以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数据存储电路负责连接SD卡与主控电路,为SD卡提供电源线路及数据线路,以完成储存传感器数据的功能。
电源电路负责为系统各部分供电,将输入电源转换为3.3V直流电源。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芯片IC1、二极管D1、贴片电阻R1、两个电解电容C1和C2、瓷片电容C3、发光二极管LED1;+5V电源连接到二极管D1的正极,D1的负极与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连接,D1的负极与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的公共端连接到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脚接地;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连接到电解电容C2的正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的公共点串接瓷片电容C3接地;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电解电容C2的正极、瓷片电容C3的公共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串接贴片电阻R1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未经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