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959.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方锡元;陈文;陈华为;李韶军;周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F16C13/02;B65G3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承托 辊形滚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
背景技术
托辊,是皮带输送机等机器的零部件,即在圆柱形辊筒的两端各伸出一个轴柄。托辊形滚柱,是装填在回转支承的矩形或方形滚道内的一种新型滚动体,因其形似托辊而命名。相较于普通圆柱体滚柱,托辊形滚柱具有重量轻、阻力小、噪声低、灵敏度高以及贮油量大等许多优点,适宜在大型回转支承的设计中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来弥补普通圆柱体滚柱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包括有主圆柱体和二个副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个副圆柱体分别一体连接在所述主圆柱体的两端,所述主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二个副圆柱体的直径,主圆柱体的高度占主圆柱体和二个副圆柱体总高度的1/2~2/3;所述主圆柱体和二个副圆柱体可横向、竖向、斜向或交叉排列在大型回转支承的矩形滚道中,且主圆柱体的直径等于所在的矩形滚道短边的边长,主圆柱体和二个副圆柱体的总高度略小于所在的矩形滚道长边的边长。
所述的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圆柱体和二个副圆柱体采用整段轴承钢加工而成。
所述的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型回转支承为滚动圆直径∮2000mm以上、滚柱直径∮40mm以上的柱式回转支承。
本实用新型相比普通圆柱体滚柱,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单只托辊形滚柱的重量只有普通圆柱体滚柱的2/3~3/4,数百只滚动体加起来,所减轻的总重量相当可观。
第二,普通圆柱体滚柱是用圆柱面上的两条切线接触滚道壁来实现回转支承的转动和传力,托辊形滚柱虽将其切线缩短了1/3~1/2,但对回转支承的受力并无大碍,而其滚动的摩擦力减小、噪声降低和灵敏度提高的优势相对突出。
第三,矩形滚道经过热处理,其滚道壁中间部位淬硬层深度大、硬度高,四个角的部位相对软弱,托辊形滚柱正好就实避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滚道壁的最佳部位。
第四,托辊形滚柱只需用矩形滚道壁的中间部位,其直角部位可尽量设倒角,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增加滚道的强度。
第五,托辊形滚柱占用滚道的空间较少,使滚道贮油量加大,有利于回转支承的维护保养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双滚道横竖排列托辊形滚柱的回转支承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双滚道斜列托辊形滚柱的回转支承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方滚道交叉排列托辊形滚柱的回转支承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回转支承托辊形滚柱,包括有主圆柱体1和二个副圆柱体2,二个副圆柱体2分别一体连接在主圆柱体1的两端,主圆柱体1的直径大于二个副圆柱体2的直径,主圆柱体1的高度占主圆柱体1和二个副圆柱体2总高度的1/2~2/3;主圆柱体1和二个副圆柱体2可横向、竖向、斜向或交叉排列在大型回转支承的矩形滚道中,且主圆柱体1的直径等于所在的矩形滚道短边的边长,以使滚柱能接触滚道壁的两条长边,主圆柱体1和二个副圆柱体2的总高度略小于所在的矩形滚道长边的边长,以使滚柱不能同时触碰滚道壁的两条短边。
本实用新型中,主圆柱体1和二个副圆柱体2采用整段轴承钢加工而成;大型回转支承为滚动圆直径∮2000mm以上、滚柱直径∮40mm以上的柱式回转支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2。一种双滚道横竖排列托辊形滚柱的回转支承,包括有外圈3-1、内上圈4-1、内下圈5-1。外圈3-1内侧面上部设有横向直角凹槽,内侧面下部设有竖向直角凹槽,内上圈4-1外侧面上部呈直角突出,其突出部位与外圈3内侧面上部的横向直角凹槽组合成横向矩形滚道6-1,横向矩形滚道6-1内横列托辊形滚柱7-1,内下圈5-1外侧面下部呈直角突出,其突出部位与外圈3-1内侧面下部的竖向直角凹槽组合成竖向矩形滚道8-1,竖向矩形滚道8-1内竖列托辊形滚柱9-1。外圈3-1、内上圈4-1、内下圈5-1的直角部位均应设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