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翅片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2789.3 | 申请日: | 2014-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汇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1/24 | 分类号: | F28F1/24;F28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110115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翅片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油冷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翅片管。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中使用的空冷、油冷换热器,多以绕簧式、穿片式及绕片式等类型的换热管作为换热元件,此类换热管因存在接触热阻大、换热效率低、外表面不易清洗等缺陷,进而被一种轧制铝翅片管逐步替代,但是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因铝翅片换热效率远低于纯铜翅片,无法满足空间小、要求换热效率高的要求;另外翅片管基管与管板孔采用传统的胀接密封方法,因承压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胀接密封部位需承受高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式翅片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翅片管换热效率和承压能力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式翅片管,安装于管板上,包括:基管和铜管,铜管套在基管上,铜管的外周上均匀轧制有多个翅片,基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凸起,管板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环状凸起与对应的环形凹槽相啮合。
优选的,基管是T2紫铜管、白铜管或不锈钢管。
优选的,铜管为无缝紫铜管。
优选的,翅片为缠绕在无缝紫铜管的外周上并呈螺旋状排列的高齿翅片。
优选的,铜管与翅片为一体结构,每个翅片的间距为2-8mm,每个翅片的高度为3-14mm。
优选的,翅片的间距为5mm,所述翅片的高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接触热阻低,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低值,换热系数高,基管由外层翅片管保护不受腐蚀,对温度突变及振动有良好抗力;
2、单位长度换热面积大,传热量高,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翅片表面光滑无毛刺、无褶皱、不易结垢、不易变形、易于清洗,易于排除表面积水、流动阻力低,能长期保持良好的传热性能;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辊轧机旋轧一次成型,翅片高度高,密度大,翅距小,翅片薄,产品具有高效、节能、抗海水腐蚀等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传热系数是光管的2.5-3.5倍,与同体积设备的其它低翅片管换热器相比,换热能力可提高25%以上,且换热效率远超出铝翅片管,从而满足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胀接密封部位承压能力高等使用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板;2、翅片;3、铜管;4、基管;5、环形凹槽;6、环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翅片管,包括基管4和铜管3,铜管3套在基管4上,在铜管3的外周上轧制有多个翅片2;铜管3可用纯铜带代替,纯铜带紧密缠绕在基管4上形成多个翅片2;基管4是T2紫铜管、白铜管或不锈钢管,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蚀性能强、硬度高、电阻和热电性好的特点。
当复合式翅片管安装于管板1上时,管板1上设有管板孔,管板孔内壁设有多个环状凹槽5。在将翅片管基管4装配到管板孔上时,基管1管壁在胀力作用下向外膨胀,增加基管1与管板孔的附着强度;每个管板孔的内壁均有一道或多道间距相等的环状凹槽5,基管1管壁的表面设置有对应的环状凸起6,环状凸起6会凸进环形凹槽5内,进一步增加基管与管板孔的附着强度;通过水压实验证明,翅片管基管1和管板孔采用上述胀接密封,比采用传统胀接密封的承压能力提高50%以上,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裕度,同时在单位时间内允许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速和流量,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说明,在铜管3的外围挤压成型有多个翅片2,铜管3与翅片2为一体结构,每个翅片的间距为2-5mm,每个翅片的高度为2-12mm;翅片2与铜管3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不存在接触热阻损失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汇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汇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