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461.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徐冬青;杨金有;徐高山;庞前凤;唐述平;徐小燕;侯强;王健;龚冬东;刘海涛;袁福裕;杨长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4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施工 围护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设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设施基础建设是正式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地铁建设正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地下连续墙是城市地铁车站建设中常采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地下连续墙施工依无噪声、无振动、以对周边建筑影响小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垂直防渗漏防护措施,被广泛的运用于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工程中。但其施工时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槽壁坍塌、成槽偏斜、在基坑主体开挖时可能会出现接头处渗漏等多项问题。在面临工期紧,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复杂,交通疏解难度大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在安全、保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槽壁坍塌、成槽偏斜、在基坑主体开挖时可能会出现接头处渗漏等多项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采用组合钢围檩、钢筋混凝土冠梁,及连续墙加三道内支撑,所述三道内支撑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管支撑;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设于钢筋混凝土冠梁上,钢管支撑设于组合钢围檩上。
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下方设有抗浮梁。
所述的三道内支撑,第一道设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水平间距;第二、三道内支撑为钢管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此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强、位移控制效果好,可用于地质情况复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复杂,交通疏解难度大的情况。此结构及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组合钢围檩2、钢筋混凝土冠梁3及连续墙加三道内支撑,所述三道内支撑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撑4和钢管支撑5;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设于钢筋混凝土冠梁上,钢管支撑设于组合钢围檩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3下方设有抗浮梁(1)。
所述的三道内支撑,第一道设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水平间距;第二、三道内支撑为钢管支撑。
地下连续墙施工围护结构用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导墙施工、泥浆施工、成槽施工、钢筋笼制作、施工接头、浇筑混凝土。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导墙施工: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沟槽开挖;绑扎导墙钢筋,导墙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于导墙内外侧;转角处理,为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时能顺利进行一级转角断面完整,转角处导墙需沿轴线外放一定距离;模板拆除,拆除后,应立即架设木支撑,支撑上下各一道,同时在导墙顶翼面上做好分幅线,导墙在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禁止重型设备接近,确保导墙垂直精度。导墙底必须铺垫高塑性指数的粘土并夯实,墙内的泥浆水头基本与导墙顶面平齐。对范围小深度浅的障碍物采用深导墙施工,对范围大深度深的障碍物采用三合土回填,然后再做深导墙。
(2)泥浆施工:拌制泥浆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成槽方法和用途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槽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也不应低于导墙顶面。
(3)成槽施工:施工的标准槽段采用“三抓法”开挖成槽,即每幅连续墙施工时,先抓两侧土体,后抓中心土体,如此反复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为止;清底时,采用置换法清底,起重机悬吊空气升液器入槽,吊空气升液器的吸管不能一下子放到槽底深度,先在离槽底一定距离处进行试吸,防止吸泥管的吸入口陷进土渣里堵塞吸泥管。
(4)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应根据地下连续墙墙体设计配筋和单元槽段的划分来制作。所有纵横向钢筋相应部位点焊,增加钢筋笼整体刚度,连续墙主筋每幅槽段两端各加密一根;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采用增设纵、横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上的斜拉条等措施,所有钢筋连接处均焊接牢固,保证钢筋笼的起吊刚度。
(5)施工接头:地下连续墙各槽段的接头采用“工”字钢接头形式,施工接头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倾斜度应不得妨碍下一槽段的开挖,且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绕过接头管外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