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定位涨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205.2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张新华;毛和方;邓武勋;高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及机加工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毛坯孔作为装夹基准的加工方式中用到的孔定位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中的套类工件,如各种轴承套、齿轮及带轮等,是生产中应用广泛的零件。套类工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内孔、外圆及端面。套类工件常以内孔定位然后进行外圆及端面加工。为了保证套类工件的质量,在进行外圆加工时,需要保证内孔与外圆表面的同轴度。
目前针对内孔精度要求不高的套类工件,采用无缝管作为加工坯料直接下料即可满足内孔的精度要求。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成本,往往采取锯床下料的加工工艺。该种下料方式会导致套类工件的内孔端部有毛刺。当以内孔为基准进行外圆加工或焊接作业时,内孔端部的毛刺及无缝管长度太长均会导致以涨紧套定位的装夹方式存在定位偏斜的问题。因此,针对此类套类工件的外圆加工或焊接作业时,常采用与内孔配合固定的导向销轴进行定位夹紧作业。
然而,由于作为定位基准的内孔为无缝管或其他管料的毛坯孔,受无缝管或其他管料的生产批次、加工精度等因素影响,毛坯孔的尺寸偏差较大。因此,导向销轴与毛坯孔的装配固定会出现松紧不一的现象,而无法将套类工件准确定位。导致在对套类工件进行焊接或外圆、端面加工时,套类工件绕着导向销轴转动,会造成焊接或加工的偏差较大而影响套类工件的质量,甚至会导致套类工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孔定位涨紧装置,以解决利用导向销轴对毛坯孔定位时造成的定位不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定位涨紧装置,包括固定壳套,所述固定壳套设有一安装轴孔以及与安装轴孔相连通的多个容置通孔,所述容置通孔沿所述固定壳套的周向围成至少一圈;所述安装轴孔内设有具有至少一顶推面的导向销,所述多个容置通孔内设有多个抵顶件,所述导向销可沿所述安装轴孔滑动,当所述导向销滑动至所述安装轴孔的特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顶推面推动所述多个抵顶件向外移动而凸伸出所述固定壳套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壳套具有一大头部及一小头部,所述安装轴孔贯穿所述大头部和所述小头部,所述容置通孔设于所述小头部上且沿径向贯穿所述安装轴孔的孔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轴孔包括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容置通孔相连,所述大径部内设有一螺母,所述导向销包括用于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导向销可通过旋拧所述螺母的动作而沿着所述安装轴孔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母包括螺筒及由螺筒的底部向外延伸的底圈,所述螺筒内设有用于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底圈位于所述安装轴孔的大径部内,所述螺筒的一部分穿过固定于所述大径部内的轴套而凸伸出所述固定壳套,所述螺筒的顶部设有一内六角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套包括一外圈和一内圈,所述内圈伸入所述大径部内,所述外圈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固定壳套上,且所述外圈与所述固定壳套的端面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销在所述螺纹杆和所述顶推面之间设有一凸台,所述安装轴孔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之间的中径部,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中径部内且可沿所述中径部的轴向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抵顶件为球体或柱体,当所述抵顶件为柱体时,所述抵顶件的靠近所述安装轴孔的表面为斜面,且所述抵顶件的远离安装轴孔的表面为球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推面包括至少一个的锥斜面,所述导向销的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沿着导向销的轴线延伸的让位槽,这些让位槽把所述顶推面分割成多个沿导向销的周面均匀分布的子锥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壳套包括支座及固定至所述支座上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支座的直径,所述容置通孔设于所述导向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套包括固定凸缘、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凸缘的两个相对侧,所述第一筒体插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容置通孔设于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支座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固定凸缘并拧入所述支座的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