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跷板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989.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9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6 | 分类号: | H01H23/06;H01H2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跷板开关。
背景技术
跷板开关又称船形开关,被广泛用作室内外灯具的墙壁控制开关以及小型家用电器的控制开关。其结构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中的按钮、弹簧、跷板和端子等,通过按压按钮的两端,并借助于弹簧的伸缩变换,可使跷板基于其支点左右摇摆,并与端子接触或者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和断开。由于按钮是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中,其与壳体之间会存在有间隙,从而无法避免外界的灰尘或者水进入壳体中。当水进入壳体内,会加速零部件的腐败老化、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漏电或者短路,使用时极其不安全;当灰尘进入壳体内,会阻碍跷板与端子间的接触,造成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跷板开关存在的不防尘不防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防水防尘的跷板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防水跷板开关,包括壳体、按钮、弹簧、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动触点、静触点和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具有一上端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底边外侧设有凸台,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中空柱体外部,并架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中空柱体的空腔中,并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从所述底座的底部穿出,所述静触点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上表面,所述跷板搭设在所述第二端子的上端,并以所述第二端子为支点向两端摇摆,所述跷板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静触点相对应的动触点,所述防水跷板开关还包括有由弹性防水软材料制成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覆盖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开口端,并卡紧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按钮设于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用于堵塞铰接口的胶塞以及覆盖在所述胶塞上的胶塞盖,所述按钮的上端从所述外壳中伸出,下端设有压头,所述压头穿过所述密封罩并与设于所述中空柱体中的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跷板的支点位置设有一凹部,所述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凹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跷板开关还包括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座,所述按钮为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底部开口的腔体,所述灯座套设于所述按钮的腔体中,所述压头设于所述灯座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卡扣,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卡接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跷板开关结构简单,仅以简单的几个部件间的配合便能完美实现跷板开关的功能,且其还具有防水和防尘的性能,使得使用时更安全、接触更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防水跷板开关的剖面视图。
图中:
11. 底座,111. 卡扣,112. 中空柱体,113. 凸台,12. 外壳,121. 卡槽,122. 铰接口,21. 按钮,22. 灯座,23. 压头,24. 弹簧,31. 跷板,311. 凹部,32. 第一端子,33. 第二端子,34. 静触点,35. 动触点, 41.密封罩,42. 胶塞,43. 胶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跷板开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防水跷板包括由底座11和外壳12组成的壳体,底座11具有一上端开口的中空柱体112,中空柱体112的底边外侧设有凸台113,中空柱体112的开口端覆盖有由弹性防水软材料制成的密封罩41,外壳12套设在中空柱体111外部,并架设在凸台113上,同时将密封罩41压紧在中空柱体112上,底座11设有卡扣111,外壳12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121,外壳12通过卡扣111与卡槽121间的配合卡接在底座11上。底座11的中空柱体112中设有第一端子32和第二端子33,第一端子32和第二端子33与底座1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从底座11的底部穿出,第一端子32的上表面固设有静触点34。第二端子33的上端搭设有跷板31,跷板31朝向第一端子32的一端的下表面设有与静触点34相对应的动触点35,跷板31可以以第二端子32为支点向两端摇摆,当其向设有动触点35的一端摆动时,动触点35与静触点34接触,当其向另一端摆动时,动触点35与静触点34分离。外壳12上开设有铰接口122,铰接口122处设有胶塞42以及覆盖在胶塞42上的胶塞盖43。按钮21设于外壳12中并与外壳12铰接,按钮21为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底部开口的腔体,腔体中套设有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座22,灯座22的下端设有压头23。压头23穿过密封罩41并与设于中空柱体112中的弹簧24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24的下端抵在跷板31的凹部311中,通过按压按钮21使弹簧24的弯曲发生变化,从而控制跷板31向两端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基于阻抗测量的孤岛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隐形鼻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