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376.3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明;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01/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桥梁 支座 复合材料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滑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
背景技术
在桥梁支座的上支座板与盆芯之间通过滑板来实现相对滑动。目前使用的复合材料滑板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板,该板虽然耐磨性能好,但抗压性能、耐热性能和自润滑性能较差,虽然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上抗压能力强和自润滑性能的材料,但一般采用均匀混合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滑板的抗压性能和自润滑性能,但位于滑板上方的抗压能力仍然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抗压强度、耐磨性能、自润滑性能和耐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位于上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和位于下面的聚四氟乙烯板,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在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表面设置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在所述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和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之间设置有碳纳米管层。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带有凸起,在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凸起匹配的凹槽;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为波浪型,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匹配的波浪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位于上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和位于下面的聚四氟乙烯板,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在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表面设置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在所述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和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之间设置有碳纳米管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碳纳米管层、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和聚四氟乙烯板用恒温热处理工艺加压叠放复合粘接,使得滑板整体抗压强度、耐磨性能、自润滑性能和耐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其二,由于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带有凸起,在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凸起匹配的凹槽;或者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为波浪型,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下表面匹配的波浪型,使得粘接更加牢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与聚四氟乙烯板不容易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触表面带有有凸起和凹槽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触表面波浪型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包括位于上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和位于下面的聚四氟乙烯板2,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3,在聚四氟乙烯板2的上表面设置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4,在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3和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4之间设置有碳纳米管层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第一芳纶浆粕增强剂层3、碳纳米管层5、第二芳纶浆粕增强剂层4和聚四氟乙烯板2用恒温热处理工艺加压叠放复合粘接,使得滑板整体抗压强度、耐磨性能、自润滑性能和耐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
如图2所示,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的下表面带有凸起6,在聚四氟乙烯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凸起6匹配的凹槽7。或者如图3所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的下表面为波浪型,聚四氟乙烯板2的上表面为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的下表面匹配的波浪型,使得粘接更加牢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1与聚四氟乙烯板2不容易错位。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桥梁支座用复合材料滑板的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州市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探测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 下一篇:水稳拌和站防离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