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出水体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338.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铨;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荣铨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水体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体壳体,尤指一种以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出水体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的水龙头一般采用黄铜材质制成,制造黄铜所用的材料一般H59、H62,H65低铅铜,但由于黄铜价格不断攀升,鉴于消费者无法判别不同含铅量的黄铜,因此一些厂家使用水龙头铸件中铅的含量是4%-8%,甚至更高,黄铜的水龙头若长久不用,内壁便会产生绿色铜锈,里面存在的铅等有害物质就可能释放到自来水里面,饮用含铅过高的水会引起铅中毒,不但会影响饮用者的智力增长,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对儿童的影响会更大;同时铜龙头在最外层都有电镀,电镀的作用是防止内部的黄铜腐蚀和生锈,但厨房的油烟很大,再加上洗碗时手上的油腻和清洁精,会经常需要清洁龙头,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清洁,很有可能破坏龙头的电镀层,造成龙头被腐蚀、生锈。
鉴于黄铜水龙头存在上述弊病,少数厂家已开始使用304不锈钢材质制造水龙头,但其制造工艺往往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实现,该工艺可以实现水龙头壳体与壳体内水路一体成型,但其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且在铸造过程中,水龙头的壳体外部易产生气泡,良品率低。
也有厂商采用304不锈钢管拼合制造水龙头,但是只能制造有规则的圆或四方形的外形简单的水龙头,对于外形复杂的水龙头,就没有办法生产,产品款式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出水体的壳体,该壳体与出水体的手柄及阀芯等构件进行组装后,可实现不锈钢出水体壳体造型多样化,同时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不锈钢出水体壳体,该壳体至少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直接由冲压成型工艺制成,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拼合后形成一竖管和一横管,该竖管内腔中空且上下通透;该横管内腔中空且与竖管内腔相互贯通,在横管背离竖管的一端设有一开口。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L型。
进一步,所述的横管上的开口朝下。
进一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下方增设一座体,该座体直接由冲压成型工艺制成,其内腔中空且上下通透,同时其顶部开口的直径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形成的竖管底部开口的直径一致,所述竖管内腔与座体内腔相互贯通。
进一步,所述的座体呈人字形。
采用上述结构,不锈钢出水体壳体采用分段式设计方案,通过对多个壳体分别进行冲压成型,再进行焊接拼装,可实现壳体多种造型的设计,满足客户多样性的需求;且拼装后的不锈钢壳体表面不会产生气泡,良品率高;同时由于出水体的壳体与阀芯、手柄等构件是分体设计,因此不同壳体可搭配标准化的阀芯和手柄,降低了模具成本,可实现不锈钢出水体高效率低成本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拼装后的轴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拼装前的轴测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拼装后的轴测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拼装前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1、1-2所示,一种不锈钢出水体壳体,该壳体一般作为单孔脸盆龙头的壳体,其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构成,所述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一般为对称设置,可降低冲压模具的成本,但在特殊情况,比方壳体为非对称形状,则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无需进行对称设置;同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直接由冷轧钢进行冲压拉伸工艺制成,其壳体冲压拉伸后的形状可多种多样,如常见的出水体壳体形状——L型;所述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氩弧焊接拼合形成一竖管3和一横管4,该竖管3内腔中空且上下通透;该横管4内腔中空,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一开口41,该开口41设在背离竖管3的一端且位于横管4的底部;所述的横管3和竖管4内腔相互贯通,该内腔用于装配不锈钢出水体的阀芯等构件(图中未示)。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荣铨,未经刘荣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龙头
- 下一篇:一种转动式导向喷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