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911.3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湧双;李勇;丘文博;瞿程昊;王晶;王玉珏;林恩华;熊文德;陈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具备着高密度硬件与软件的服务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得到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服务器的外形变得越来越小,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同时服务器的热量也在急剧增多。面对服务器内电子设备的高热流密度,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风冷散热来为服务器内部发热量大的部件进行散热,但是,通过普通风冷往往需要控制机器外部环境的空气温度来协助服务器散热,这种方式中风扇的运转与控制环境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量,且风扇产生的噪音比较大。
目前,也有一些服务器采用的是内置式水冷方式进行散热,即水流会在服务器里面循环。虽然水冷散热比纯粹的风冷散热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但是这种内置式水冷散热方式往往带来了不易安装维护、泄漏等缺点,可靠性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该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好,无噪音,易于维护,并且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用于为服务器中发热部件A散热,包括用于传导发热部件A的热量的传热组件和将所述热量散发出去的散热组件,传热组件连接发热部件A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为水冷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组件位于服务器的机箱外,传热组件设为并排的多根热管,热管的热端均与发热部件A搭接,热管的冷端均与水冷散热组件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水冷散热组件包括水冷箱,所述热管的热端与水冷箱紧密接触,所述水冷箱设有冷媒入口。
其中,所述水冷箱内部设有U型散热流道,U型散热流道设有多个散热柱。
其中,所述散热柱设置的方向与水冷箱接触的热管部分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其中,所述冷媒入口设有水管接口,水管接口接有水管。
其中,所述水冷箱设有两个,所述热管夹设在所述两个水冷箱的中间。
其中,所述水冷箱设有用于嵌入热管的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热管通过固定板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板设有用于嵌入热管的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自服务器延伸向外设置,水冷散热组件固定于安装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通过将服务器内的发热部件A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传输到位于机箱外的水冷散热组件上,再由水冷散热组件中的冷媒带走,散热时没有噪音;综合利用了热管易弯曲成各种形状、导热率高和均温性能好等优点,可以较好地解决服务器中发热部件A的散热问题,提高散热效果;该水冷散热组件安装于服务器外侧机箱上,确保与服务器隔离,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具有维护安装方便、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热负载能力强和节能等优势,可满足服务器内电子元器件热流密度日益升高的发展趋势对散热装置提出的更高要求。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安装于服务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安装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安装于服务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服务器;
2——水冷装置、21——水冷箱、211——水管接头、212——散热柱、213——第一凹槽、214——可拆卸密封板、22——安装托架、221——角铁、222——水冷板定位块、23——水管、24——固定板、241——第二凹槽、25——热管;
3——CPU。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