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电子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703.3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祁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国祥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电子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材,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电子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其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进行艾灸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温针灸、直接灸、温灸器疚等。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其是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等材质制成的一种圆筒灸具,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现有的各种艾灸疗法通常都是通过点燃艾灸材料,如艾绒,利用艾灸材料发热或烟熏而刺激人体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施灸过程中有明烟产生,而且施灸步骤繁琐,需要专业人员看护,无法自行施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施灸,不会产生明烟,操作简单,不需专业人员陪护,使用方便的组合式电子艾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子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艾灸器包括电加热部件及蒸汽管道,所述电加热部件可盛放艾灸材料并加热艾灸材料使之产生具有理疗效果的艾灸蒸汽;所述蒸汽管道分别与所述电加热部件连通,使艾灸蒸汽经蒸汽管道而散发至人体穴位部位进行熏蒸。
进一步地,该电艾灸器还包括连接电加热部件与蒸汽管道的基体,该基体与所述电加热部件及蒸汽管道贯通,使艾灸蒸汽经基体内部而流通至蒸汽管道内,并散发至人体穴位部位进行熏蒸。
所述蒸汽管道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基体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设有可使艾灸蒸汽由蒸汽管道内散发至其外部的气孔。
在所述蒸汽管道的自由端设有可自由转动以调整方向的蒸汽艾灸头。
所述基体和/或蒸汽管道上设有可将基体固定于人体上的系带。
所述基体呈与人体头部相匹配的形状,其可佩戴与人体头部上使用。
所述基体上的连接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蒸汽管道可选择地连接于部分连接孔或全部连接孔上使用。
所述艾灸材料是由艾叶提取液制成的艾灸药液。
所述蒸汽艾灸头呈碗状,其与所述蒸汽管道贯通连接,在所述蒸汽艾灸头的端口设有可将艾灸蒸汽散发至外界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加热部件加热艾灸药液,使艾灸药液产生艾灸蒸汽,利用蒸汽管道而将艾灸蒸汽引至人体穴位部位进行熏蒸,从而施灸过程可通过电子加热部件进行控制,并可不需专业人员陪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子艾灸器的蒸汽管道与基体可拆卸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施灸的部位而将蒸汽管道连接在对应的基体上,从而可对全身施灸,并可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子艾灸器利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施灸,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加热部件10、蒸汽管道20、基体30、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第三气管33、蒸汽艾灸头40、系带50、连接管道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子艾灸器通过电加热艾灸材料,使之产生艾灸蒸汽而对人体穴位进行熏蒸,其可根据需要而对人体不同穴位部位进行熏蒸,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此外,施灸过程中,还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艾灸材料,如增加活血化瘀和保健功能的中药,在熏蒸过程中,使皮肤毛孔张开,而使人体穴位最大限度的吸收中药的理功效,使熏蒸发挥最大的功效。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子艾灸器包括电加热部件10、蒸汽管道20及连接电加热部件10与蒸汽管道20的基体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国祥,未经祁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杠杆实验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