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665.1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顺;黄达全;王伟忠;穆剑雷;王运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钻井 液随钻 脱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弃钻井液是油气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废弃物,主要是由粘土、重晶石、钻井液处理剂、油类、重金属等组成的多相稳定悬浮胶体体系,如果不对废弃钻井液进行破胶脱水处理,直接丢弃或简单填埋废弃钻井液,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目前废弃钻井液脱水处理装置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药剂配制不能连续进行以及大分子絮凝剂配置后水化时间长、药剂与废弃钻井液反应不充分等缺点,最终导致废弃钻井液絮凝处理效果差,不能清除微小颗粒,固液分离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以改善废弃钻井液絮凝处理效果,提高固液分离处理效率,有效除去微小颗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剂配制系统、酸罐、输送系统、计量设备、混合反应分离系统和加水系统,所述加水系统分别与所述絮凝剂配制系统和酸罐连接;所述絮凝剂配制系统和酸罐分别经所述输送系统连接所述计量设备;所述计量设备连接所述混合反应分离系统。
所述加水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储水罐、加水泵和加热装置,加 热装置通过加水管线与所述配药仓和酸罐连接。
所述分离系统由供液泵、混合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组成,所述供液泵通过管线与混合反应装置连接,所述混合反应装置通过管线与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絮凝剂配置系统由加药装置、配药仓、熟化仓、储备仓、第1导流槽和第2导流槽组成,所述加药装置设置在配药仓上端,配药仓下部和熟化仓上部通过第1导流槽连通,熟化仓下部和储备仓上部通过第2导流槽连通。
所述储备仓与酸罐分别通过输送系统与计量设备连接,计量设备通过管线与分离系统中的混合反应装置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配药仓、熟化仓、储备仓和酸罐内均设有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随钻脱水处理装置可以高效地对废弃钻井液进行脱水处理,减少了运输成本,同时避免了废弃钻井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加水系统中的加热装置提高了絮凝剂的配制温度,增加了絮凝剂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絮凝剂配制系统中的配药仓、熟化仓和储备仓由导流槽依次连接,有效地保证了絮凝剂的熟化过程,可以一边使用一边配制絮凝剂,实现了絮凝剂配制的自动化和连续性,提升了整套装置的处理效率;废弃钻井液与药剂在混合反应器中深度接触,可以使药剂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分离效果。该装置集配药、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工艺为一体,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运输,大幅度降低了废弃钻井液的总处理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絮凝剂配置系统, 101、加药装置, 102、配药仓,
103、熟化仓, 104、储备仓, 105、第1导流槽,
106、第2导流槽, 2、酸罐, 3、输送系统,
4、计量设备, 5分离系统, 501、供液泵,
502、混合反应装置, 503、分离装置, 6、加水系统,
601、水罐, 602、加水泵, 603、加热装置,
604加水管线, 7、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废弃钻井液随钻脱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絮凝剂配制系统1、酸罐2、输送系统3、计量设备4、混合反应分离系统5和加水系统6。
所述絮凝剂配置系统1由加药装置101、配药仓102、熟化仓103、储备仓104、第1导流槽105和第2导流槽106组成。加药装置101设置在配药仓102上端,配药仓102下部和熟化仓103上部通过第1导流槽105连通,熟化仓103下部和储备仓104上部通过第2导流槽106连通。絮凝剂在配药仓102与来自加水系统6的水混合,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药剂通过第1导流槽105从配药仓102的底部流向熟化仓103的上部,并流入熟化仓103;同样,当熟化仓103内的药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药剂通过第2导流槽106从熟化仓103的底部流向储备仓104的上部,并流入储备仓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硫系玻璃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极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