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体定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0460.3 | 申请日: | 2014-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 地址: | 2610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体定 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体定量器。
背景技术
食盐是家庭生活中的必备品,研究表明,食盐摄入量过多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对人体健康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高于6克,然而家庭常用盐罐只能用来存储盐,而不能用来确定食盐摄入量。同理,很多调味品的食用也需要控制。
中国发明专利CN102357025A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倒出调料量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定量盒与盖子组成的整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出口,所述定量盒的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过滤层。但是这种罐体使用起来不方便,并且不能根据吃饭的具体人数调节添加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体定量器,以解决现有粉体定量器使用起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粉体定量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盒顶,所述盒顶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塞体,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盒底,所述盒体内上下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盒顶之间形成定量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盒底之间形成储存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盒体上插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且所述移动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移动板的一端伸出所述盒体,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所述移动板靠近伸出所述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盒顶上开设有一端敞口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容积调整板,所述容积调整板包括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的盖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槽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盖板与所述盒顶的表面相抵。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盒顶的表面上设有用于显示定量腔容积的刻度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盒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插装于所述盒体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粉体定量器粉体定量器包括盒体、盒顶和盒底,盒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和移动板,移动板的一端延伸出盒体,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使用时将移动板压入盒体内,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连通,倒置盒体,使位于储存腔内的调味品进入定量腔内,当定量腔内调味品盛满后,松开移动板使其复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不再连通,定量腔内调味品的重量即为设定的最大摄入量,使用非常方便,另外储存腔不会与外界连通,位于储存腔内的调味品也不会受潮。
由于盒顶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容积调整板,容积调整板可以用来改变定量腔的大小,进而调节定量腔设定的最大摄入量,可以根据吃饭的具体人数来添加适量的调味品。
由于盒顶的表面上设有用于显示定量腔容积的刻度线,可以准确设定定量腔内调味品的最大重量。
由于盒底包括底板,底板插装于盒体上,可以方便向储存腔内添加调味品,使该粉体定量器可重复多次使用,经济环保,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盒体,2、盒顶,3、出料口,4、塞体,5、盒底,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定量腔,9、储存腔,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移动板,13、压缩弹簧,14、第三通孔,15、调节槽,16、容积调整板,161、盖板,162、第三隔板,1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体定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A-A向的局部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医学院,未经潍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