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415.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琳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A61M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空气 进入 血液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能够直接向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输注药物,并且可以快速大量地补充体液的电解质,现在已经成为临床上一项常用的治疗及急救技术。然而,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液体滴完未能及时更换,则有可能导致大量空气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从而诱发气体栓塞现象引起病人不适,甚至有生命危险。显然,现有技术输液管存在空气进入人体,引起病人不适,甚至有生命危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造价便宜及使用方便的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的输液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的输液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液针、输液管、滴壶及插瓶针;其中,输液管上设有液体流速调节器,滴壶顶部设置插瓶针,滴壶底部为倾斜结构,滴壶内设置浮塞,浮塞包括浮塞顶,浮塞顶周边设置防漏薄膜圈,浮塞顶下端设置圆台形的浮塞底,浮塞底的底部直径小于输液管内部的直径,浮塞底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导塞杆,导塞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导塞杆在输液管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还包括缓冲管,滴壶下端的输液管连接到缓冲管上部,缓冲管底部的输液管插入到缓冲管内,此输液管段为凸出输液管段,凸出输液管段上方设置圆柱形浮盖,浮盖上部为中空结构,浮盖中部为连接部,浮盖中下部为实心结构,浮盖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套设在凸出输液管段上的安装槽,安装槽顶部设置防漏垫,安装槽中间位置设置导盖杆,导盖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导盖杆在输液管中,缓冲管下端的输液管连接输液针。
为了节省材料,控制输液速度,提高安全性,所述滴壶内部中下部横向设置带有通孔的第一限位块。
为了节省材料,控制输液速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缓冲管内部中下部横向设置带有通孔的第二限位块。
为了便于堵塞,提高使用效果,所述浮塞顶和浮塞底为分体式结构,浮塞顶和浮塞底用柔性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塞顶和浮塞底的密度均小于输液的液体密度。
为了能够使浮塞底堵塞密封,所述浮塞顶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浮塞顶比浮塞底重。
优选的,所述防漏薄膜圈为医用塑料。
为了节省材料,便于导向,所述导塞杆的长度为5~8cm。
优选的,所述防漏垫为医用薄膜,防漏垫面积大于凸出输液管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的输液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液针、输液管、滴壶及插瓶针;其中,输液管上设有液体流速调节器,滴壶顶部设置插瓶针,滴壶底部为倾斜结构,滴壶内设置浮塞,浮塞包括浮塞顶,浮塞顶周边设置防漏薄膜圈,浮塞顶下端设置圆台形的浮塞底,浮塞底的底部直径小于输液管内部的直径,浮塞底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导塞杆,导塞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导塞杆在输液管中。
当液体充满时,浮塞向上运动,液体正常运动,当液体减少时,由于导塞杆的作用,浮塞导向向下运动,液体到达滴壶底部时,浮塞顶会密封住滴壶底部为倾斜结构部分,由于设置防漏薄膜圈,密封效果好,此时,浮塞底也会堵塞住输液管,此时形成双密封结构,安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导塞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可以控制输液流量,安全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输液针、输液管、滴壶及插瓶针;其中,输液管上设有液体流速调节器,滴壶顶部设置插瓶针,滴壶底部为倾斜结构,滴壶内设置浮塞,浮塞包括浮塞顶,浮塞顶周边设置防漏薄膜圈,浮塞顶下端设置圆台形的浮塞底,浮塞底的底部直径小于输液管内部的直径,浮塞底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导塞杆,导塞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导塞杆在输液管中,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造价便宜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管,滴壶下端的输液管连接到缓冲管上部,缓冲管底部的输液管插入到缓冲管内,此输液管段为凸出输液管段,凸出输液管段上方设置圆柱形浮盖,浮盖上部为中空结构,浮盖中部为连接部,浮盖中下部为实心结构,浮盖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套设在凸出输液管段上的安装槽,安装槽顶部设置防漏垫,安装槽中间位置设置导盖杆,导盖杆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导盖杆在输液管中,缓冲管下端的输液管连接输液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安全性,当浮塞结构失效时,浮盖可以保证其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琳,未经陈志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