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后尿道吻合引导用的尿道探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353.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尉;胡卫列;吴义高;张小明;赵永斌;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0;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尿道 吻合 引导 探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尿道探子。
背景技术
在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中,需要进行后尿道吻合,但由于后尿道位于盆腔内,尿道端端吻合过程中,视野小,操作面狭窄,吻合残端尿道时难以准确辨别尿道粘膜,难以进行准确的多点吻合,缝合尿道外壁组织较少导致吻合引力大不易愈合。
目前实际操作中,多在残端尿道置入尿道探子或尿管等支撑物以将尿道撑开,通过尿道探子或尿管头部的引导,达到贯穿尿道粘膜及外膜的多点缝合。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吻合针与尿道内支撑的尿道探子或尿管必须严密配合,即进针同时将尿道探子或尿管退出,但是由于尿道探子的头部是光滑的,难以做到准确配合;或尿管采用乳胶管而容易刺穿,从而导致吻合针引导不顺利,吻合不确切;2、此外,对于多点吻合的引导欠佳,容易致吻合面错位扭转;3、反复进出尿道探子易致尿道损伤;4、传统尿道探子末端的扁平把手较窄,不利于把握及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引导缝合线进出、提高吻合效率的尿道探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后尿道吻合引导用的尿道探子,包括探子本体,自所述探子本体一端向外弯曲延伸形成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外侧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引导吻合针的凹槽,所述探子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扁平握持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凹槽为4个均等间隔分布在弯曲部外侧表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弯曲部的顶端,各所述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弯曲部与探子本体的交界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探子本体的直径为8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 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3mm,所述凹槽的长度为15mm。
有益效果:利用此尿道探子进行后尿道吻合手术时,先将尿道探子伸入尿道残端,尿道探子的弯曲部将尿道撑开,由于在弯曲部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吻合针触碰到凹槽,在凹槽的引导作用下顺利进、出完成缝合,同时避免反复进出尿道探子损伤尿道,提高吻合的确切率,避免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曲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后尿道吻合引导用的尿道探子,包括探子本体1,自探子本体1一端向外弯曲延伸形成弯曲部2,在弯曲部2外侧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引导吻合针4的凹槽5,探子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扁平握持部3。
利用此尿道探子进行后尿道吻合手术时,先将尿道探子伸入尿道残端6,尿道探子的弯曲部2将尿道撑开,由于在弯曲部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5,吻合针4触碰到凹槽5,在凹槽5的引导作用下顺利进、出完成缝合,同时避免反复进出尿道探子损伤尿道,提高吻合的确切率,避免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5为4个均等间隔分布在弯曲部2外侧表面,其中整个探子本体1的直径为8mm,分布在弯曲部2上的凹槽5的深度为2mm,宽度为3mm,长度为15mm,凹槽5的一端延伸至弯曲部2的顶端,凹槽5的另一端延伸至弯曲部2与探子本体1的交界处,尿道探子表面需要打磨处理保证光滑,以免损伤尿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探子本体1另一端的扁平握持部3体积较传统尿道探子的扁平把手大2倍,便于实用使用者的握持,也方便把握旋转角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