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277.3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方周;黄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方周;黄玉强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1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呼吸 复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因简便、经济、实用,在我国基层医院已广泛使用,但因操作者经验不同,人工通气时输出的吸气峰压(PIP)存在很大差异,且每次输出的压力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气漏等损伤,尤其是早产儿及气管插管的患儿。同时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不能提供一定的呼吸末正压(PEEP),不利于肺泡的扩张,易发生肺泡萎缩,尤其是肺透明膜病患儿可能使病情加重。
T组合复苏器(新西兰Fisher&Paykel公司、GE公司等生产)近几年在国内逐渐使用,其主要结构:气体管道上并联伯努利(Bernoulli)高压减压阀和伯努利(Bernoulli)低压减压阀、气压表、气体出口。该减压阀原理为气体流速、减压阀的排气孔大小与压强有对应关系。在气体流速恒定、减压阀的排气孔大小不变时气体管道内压强恒定;减压阀的排气孔大小不变、气体流速改变就导致压强变化。T组合复苏器使用时调好气体流量、减压阀排气孔大小,设定好压力,本装置可以提供准确的PIP和PEEP,避免了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的弊端;但在复苏过程中如果出现气源变化或故障,操作人员又未意识到,被复苏的新生儿就会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稳定的PIP与PEEP,有效避免复苏过程中肺泡气压伤、萎陷发生。
本发明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包括气源连接口、高压定压阀、手控排气口、气体管道、低压定压阀和气体出口,气源连接口和气体出口位于气体管道的两端,高压定压阀和低压定压阀并联安装在气体管道上,手控排气口设置在低压定压阀离气体管道端。气源连接口与气源连接后,气体经气体管道流至高压定压阀和低压定压阀时,高压定压阀和低压定压阀能够提供恒定的高低气压,高低气压与患者复苏相适配。高压定压阀和低压定压阀因其自身所受的重力阻碍气流,产生压强。在气源连接口连接的气源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时,由于高压定压阀和低压定压阀重量不变,从而能够提供恒定气压,供患者使用。
在使用本发明时,气源连接口与气源连接,气体出口与患者的复苏面罩或气管导管连接。工作时手控排气口关闭或开放,气体交替通过高压定压阀或低压定压阀排出,气体管道内产生双水平压强(PIP、PEEP)气体通过气体出口提供给被复苏的病人。
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所述的高压定压阀是高压水封瓶,所述低压定压阀是低压水封瓶。
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所述高压水封瓶和低压水封瓶上带有刻度。
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低压(呼气末正压PEEP)和高压(吸气峰压PIP)输出稳定,不受气体管道内气体流速变化的影响,不受操作者的经验、训练、注意力和疲倦程度的影响。恒定一致的PIP避免了复苏过程中气漏等气压伤的发生;精确的PEEP有利于肺泡的扩张,避免发生肺泡萎缩,维持功能残气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供稳定的PIP与PEEP,有效避免复苏过程中肺泡气压伤、萎陷发生。
本发明还适合连接空氧混合器,以便提供理想浓度的氧气。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新生儿呼吸复苏装置,包括气源连接口1、高压定压阀——高压水封瓶2、手控排气口3、气体管道4、低压定压阀——低压水封瓶5和气体出口6,高压水封瓶和低压水封瓶上带有刻度,气源连接口1和气体出口6位于气体管道4的两端,高压定压阀2和低压定压阀5并联安装在气体管道4上,手控排气口3设置在低压定压阀5离气体管道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方周;黄玉强,未经郑方周;黄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OpenGL的瓦片地图创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折臂随车起重机主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