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8719.0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奎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21/40;F21V21/08;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属于日常家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筒筒身多为柱状,只能握于手中,不方便悬挂。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包括灯头、筒身,还包括可塑形的电线,所述筒身包括上夹持部、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均设置为U型结构,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左端通过扭转弹簧相连接,所述上夹持部、下夹持部之间组成手持通孔,用于方便手握筒身,或悬挂筒身;所述上夹持部上表面开设有线槽,用于放置电线;所述电线一端与灯头连接,另一端与上夹持部右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右端设置有加宽层,用于增加上夹持部、下夹持部之间的夹持面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通过上夹持部、下夹持部U型结构的设计,形成手持通孔,方便人们手握筒身,也可作为挂钩将电筒悬挂起来。另外,上夹持部上的线槽,方便电线的收纳;灯头与电线的配合,电筒也可以作为台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包括灯头1、筒身,还包括可塑形的电线2,所述筒身1包括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所述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均设置为U型结构,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左端通过扭转弹簧相连接,所述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之间组成手持通孔6,用于方便手握筒身,或悬挂筒身;所述上夹持部3上表面开设有线槽5,用于放置电线2;所述电线2一端与灯头1连接,另一端与上夹持部3右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右端设置有加宽层7,用于增加上夹持部3、下夹持部4之间的夹持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筒,通过上夹持部、下夹持部U型结构的设计,形成手持通孔,方便人们手握筒身,也可作为挂钩将电筒悬挂起来。另外,上夹持部上的线槽,方便电线的收纳;灯头与电线的配合,电筒也可以作为台灯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奎,未经张玉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8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