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8386.1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洪全;王萍;郭吉祥;康峰;康益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万鑫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5102 辽宁省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炉 可控 底边 料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用于竖式连续化生产新型石墨化的电煅炉上。
背景技术
目前碳素材料加工行业中,所采用的竖式电锻炉,其中的大多数,其主料口是通过保温区、高温区、冷却区成竖式直线型向下排料,电流通过电极正极与中间的物料和下部的电极负极形成的回路做功相互传导对物料进行石墨化,电流在物料间传导时,物料由于处在长期高温的环境下,物料温度过高(超过1500℃)后,开始参与导电,电流向两旁的物料及炉衬墙导电,使电流分散偏流,炉芯温度不集中、升温慢,最终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耗浪费严重。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就需要拆炉重建,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产能都存在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避免了炉内电流分散,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又能保证炉芯正常的工作温度,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加均衡、稳定,提高了产品利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炉底是由四片支撑板组成,每两个支撑板之间留有缝隙;四个支撑板合并后的外部尺寸与电煅炉内尺寸一致,并中间设有主料口;在主料口的外圆周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边料下料口;在下料口的四周底部和主料口的圆周底部分别设有T型支撑定位边,在T型支撑定位边的外部底边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
所述的边料口的形状为弧形长条孔。
该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采用在主料口的外周设置边料口的结构,同时通过T型支撑定位边进行支撑,从而可根据炉体边料的温度,随时将边料排出,以保证炉体的温度。
将边料口的形状为弧形长条孔,不仅对应了边料的位置,而且下料速度快,能够快速解决炉内温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炉底是由四片支撑板1组成,每两个支撑板1之间留有缝隙;四个支撑板合并后的外部尺寸与电煅炉内尺寸一致,并中间设有主料口2;在主料口2的外圆周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边料下料口3;在下料口3的四周底部和主料口2的圆周底部分别设有T型支撑定位边4,在T型支撑定位边4的外部底边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5。
所述的边料口3的形状为弧形长条孔。
其工作过程为,该电锻炉的可控式炉底边料出料装置的边料下料口3下方有出料口,电煅炉的内壁设有监控边料的热电偶,如发现炉内边料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可立即将炉内边料通过边料下料口3排出,使边料温度下降,同时使炉内边料与炉芯物料的电阻隔离开,避免因物料温度过高(超过1500℃以上),物料开始参与导电,使炉芯电流出现分流现象,向两旁边料放电,导致炉芯温度无法满足正常工作要求,产品质量不稳定且能耗浪费严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炉内电流分散,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又能保证炉芯正常的工作温度,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加均衡、稳定,提高了产品利润;减少原料的消耗;同时避免了炉内边料因长期高温放电,形成物料隔离墙,导致生产企业需要拆炉重建的事情发生,提高了炉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产能,同时增加了产量。边料的产品每年可增加产量10%,这样的产品可作为企业的副产品,在保证主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利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炉子的使用寿命效果非常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万鑫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万鑫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8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SFK检测翻转吹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