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871.7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任环;尤逢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2 内外 环境监测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M2.5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
背景技术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此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使民众能精确地感知本地空气质量,以减少其在污染天气的外出活动或提醒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PM2.5 进行方便、快捷、实时的检测就成为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目前,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PM2.5 检测分析方法主要分两类:手工分析和自动分析,手工分析主要采用重量法,而自动分析主要包括β 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我国目前对PM2.5 的测定主要采用重量法,其原理主要是抽取空气通过采样器,使环境空气中的PM2.5 被截留在已知质量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
可以看到,现有的PM2.5 的检测设备普遍具有体积大、功耗大、价格高、不便携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M2.5 的检测设备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包括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另外一端为出气口,所述检测通道中从所述进气口至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光散射粉尘传感器和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所述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包括颗粒物检测通道;所述颗粒物检测通道的一端用于进气并设置有PM2.5切割器,另一端设有浓度检测部件,所述颗粒物检测通道中还设有用于滤尘的颗粒物过滤装置,所述颗粒物过滤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滤膜的颗粒物过滤器以及用于放置颗粒物过滤器并能开合的滤膜放置壳体,所述颗粒物过滤器内的滤膜滤径为0.1μm~22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设计合理,同时采用光散射粉尘传感器和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两种高灵敏传感器技术对空气的PM2.5进行检测,测量精度高,并且安装操作方便,可在民用或商用领域大规模生产使用,能帮助用户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有较为直观的了解;产品采用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安全更有保障,具备低成本、小型轻量化、便携式移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最优实施例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M2.5室内外环境监测采集器,包括检测通道,检测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另外一端为出气口,检测通道中从进气口至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光散射粉尘传感器和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包括颗粒物检测通道;颗粒物检测通道的一端用于进气并设置有PM2.5切割器,另一端设有浓度检测部件,颗粒物检测通道中还设有用于滤尘的颗粒物过滤装置,颗粒物过滤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滤膜的颗粒物过滤器以及用于放置颗粒物过滤器并能开合的滤膜放置壳体,颗粒物过滤器内的滤膜滤径为0.1μm~22μm,利用光散射法和β线吸收法两种测定原理,可进行高精度粉尘颗粒浓度测定,先在光散射测定区域,当粉尘颗粒穿过时,通过分析散乱光的强度,从而测定粉尘浓度,光源波长为880nm,可随时测定并同步进行,连续计算平均值。当浮尘颗粒通过光散射测定部区域后,在经过β射线粉尘检测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对比计算采集前后的β线强度,再通过其衰减量从而计算得出PM2.5值。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颗粒物浓度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研究基坑土体渗透破坏发展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