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风门以及多风机散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7170.3 | 申请日: | 2014-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军;马涛;陆佩芳;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110023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风门 以及 风机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风门以及多风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因此冷却问题是关系到装置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功率器件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油水冷却、氟利昂冷却及热管冷却。多风机散热系统属于空气冷却的一种。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多风机散热系统在使用中任意风机散热系统出现故障停机,导致与之对应的风道成为进风口,通常会在风道中安装电动风门,以达到在该风道对应的风机散热系统发生故障时,关闭风道。然而这种电动风门依靠电信号控制,具有程序繁琐、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维护、可靠性低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风门,使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风门以及多风机散热系统,以达到使自动风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风门,用于多风机散热系统,包括:
风门骨架,具有用于通过空气的中央开口;
叶片,设置有多个,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风门骨架内,多个所述叶片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与每个所述叶片之间均通过“L”形的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叶片上,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联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有2根,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叶片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与所述风门骨架之间设置有调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力装置为调力弹簧,所述调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风门骨架上。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调力弹簧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叶片通过转轴与所述风门骨架可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包括前沿和后沿,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前沿上,所述后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叶片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密封条与相邻的叶片的前沿配合。
一种多风机散热系统,包括多个风道、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风门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出风口处的风机,所述风门为如上所述的自动风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风门,包括风门骨架以及叶片,其中,风门骨架具有用于通过空气的中央开口;叶片设置有多个,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风门骨架内,多个所述叶片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风机开启时,设置在风道内的自动风门在负压风力的作用下,叶片克服联动杆和自身的重力转动,实现自动开启,当风机停止工作时,叶片在联动杆和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回位,实现自动关闭,这种自动风门根据风机的工作状态自动完成开启或者关闭的动作,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不容易损坏,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打开时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关闭时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的风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的叶片以及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风门的调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风门以及多风机散热系统,以达到使自动风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沈阳远大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