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凉席编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6640.4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明;游长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浦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凉席 编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凉席研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凉席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按,市面上一般凉席的结构非常简单,是以串线串接竹片成矩阵状(或其他特殊形状)而成,公知凉席供使用者铺于一般坐椅之上,凉席的触感凉爽,且串接型的结构,可随意折迭弯曲,利于收纳。
然,一般凉席是由人工编织,通过线材将复数个设有穿线孔的待编织物(如竹片或塑料片)串连而成,费力耗时。市面上虽然有一种竹制无线凉席是将竹片经一组上、下辊轮而黏贴于一不织布上,不需要系线的工艺,虽然可增加生产效率,但黏贴在竹片上的不织布降低凉席的通风与挠曲性,失去传统凉席的优点,所以消费者一般偏好选择人力编织的传统凉席,然,传统凉席的制造时间与制造成本仍高出该竹制无线凉席许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凉席编织机构,具有自动且快速将复数个设有穿线孔的待编织物串接成一凉席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凉席编织机构包括一平台、一给线装置、一带线装置,以及一穿线装置。其中,该平台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放置该些待编织物,各该待编织物具有一穿线孔;该给线装置设置于该平台一侧,该给线装置输出一线材;该带线装置设置于该平台一侧,且位于该给线装置的相同侧,该带线装置包括有可于上下方向的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的一导线部,该线材穿绕该导线部且随同该导线部上下移动;该穿线装置设置于该平台另一侧,该穿线装置包括有一移动单元与一穿针,其中,该移动单元可于前后方向的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间往复移动,以及于左右方向上步进移动,该穿针一端具有一勾部,另一端连接于该移动单元上,该穿针随着该移动单元自该第三位置移动至该第四位置而穿过一行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且在该带线装置的该导线部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穿针的该勾部勾住该线材,该穿针随着该移动单元自该第四位置移动至该第三位置时,拉动该线材通过该行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由该带线装置在第一、第二位置间位移使该线材穿线于位于该第四位置的穿针中,再通过穿针往第三位置移动将该线材穿入各行待编织物,且借着该移动单元进出不同行的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使各行待编织物彼此串连成一凉席,直到该凉席的尺寸达一预定大小为止,以达成自动化的凉席编织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一立体图,揭示上述实施例的凉席编织机构的定位座。
图3是图1的俯视图,揭示定位座的两侧定义为第一外侧与第二外侧。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揭示上述实施例的凉席编织机构的给线装置。
图5是一简易视图,揭示上述实施例的凉席编织机构的第二给线装置。
图6是一侧视图,揭示凉席编织机构的带线装置带动导线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
图7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揭示上述实施例的凉席编织机构的穿线装置位于第三位置。
图8类同图7,揭示上述实施例的凉席编织机构的穿线装置位于第四位置。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穿针局部放大图。
图10是一立体图,揭示带线装置将线材穿入勾部。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俯视图,揭示该穿针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拉线器位于该终端。
图12类同图11,揭示该穿针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该拉线器位于该始端。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剖视图,揭示该定位轮位于该第五位置。
图14类同图13,揭示该定位轮位于该第六位置。
图15是一简易视图,揭示该侦测模块。
图16是一流程图,说明运用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一种凉席编织方法的步骤。
图17是一简易视图,揭示该些竹片与该些胶条的相对位置。
图18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凉席编织机构的一种凉席编织方法的作动示意图,揭示该穿针位于该第三位置。
图19A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凉席编织方法的作动示意图,揭示该穿针由第三位置穿过该行第一穿线孔向前移置该第四位置。
图19B是图19A的另一视角作动示意图,揭示该勾部的该缺口垂直向上。
图20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凉席编织方法的作动示意图,揭示该穿针由该第四位置移动至该第三位置,且该缺口朝向左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浦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浦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喷嘴
- 下一篇: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省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