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压茶梗碎料的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6526.1 | 申请日: | 2014-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秋梅 |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4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压 茶梗碎料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模压茶梗碎料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大批量的茶青被茶叶加工企业通过加工设备以及辅助工具加工制作成成品后,在包装之前往往还需要经过机器筛选以及人工挑选的工序,这个工序会产生大量的茶梗、残片、杂碎,这些分离出来的茶梗、残片、杂碎虽然不具有饮用价值,但是由于这些茶梗、残片、杂碎却依然具有祛味、吸附异味、驱蚊虫、制作肥料的作用,所以往往不会直接将其丢弃。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茶梗所具有祛味、吸附异味、驱蚊虫、制作肥料的作用,需要提供相关的设备或者装置来对茶梗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目前,对于茶梗的二次加工处理多采取人工方式进行,这种传统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加工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方式二次加工处理茶梗所存在的效率低、加工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压茶梗碎料的成型装置,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加工速度快、加工效果佳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模压茶梗碎料的成型装置,它包括立板、底板、侧板、前插板、隔板、垫板、气缸、压板,其结构特征在于,立板立置于底板的后侧,两块侧板立置于底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并且与立板固定连接,侧板的前侧面均纵向设置有卯槽,左右两块侧板之间的底板之上间隔立置有多块隔板,隔板与立板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模块二,底板的顶面前侧设置有多个插槽,多个气缸通过垫板固定于立板的上端,气缸的活塞杆头端向下并且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模块一,前插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块,前插板背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榫条,前插板通过该榫条自上而下卡入侧板前侧面的卯槽中实现前插板与侧板的连接,前插板通过底部的凸块卡入底板顶面的插槽中实现前插板与底板的连接。
前插板与侧板、底板、立板之间围合形成填料空间,多个隔板再将该填料空间分隔成多个模压空间,将混合搅拌好的茶梗纤维、木屑等碎料倒入模压空间内,气缸启动,活塞杆带动压板下压,最终将茶梗纤维、木屑等碎料压制成块状,晒干后可用于养殖场等场所的驱蚊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加工速度快、加工效果佳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分解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模压茶梗碎料的成型装置,它包括立板1、底板2、侧板3、前插板4、隔板5、垫板6、气缸7、压板8,其特征在于,立板1立置于底板2的后侧,两块侧板3立置于底板2顶面的左右两侧并且与立板1固定连接,侧板3的前侧面均纵向设置有卯槽31,左右两块侧板3之间的底板2之上间隔立置有多块隔板5,隔板5与立板1固定连接,底板2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模块二B,底板2的顶面前侧设置有多个插槽21,多个气缸7通过垫板6固定于立板1的上端,气缸7的活塞杆头端向下并且与压板8固定连接,压板8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模块一A,前插板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块42,前插板4背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榫条41,前插板4通过该榫条41自上而下卡入侧板3前侧面的卯槽31中实现前插板4与侧板3的连接,前插板4通过底部的凸块42卡入底板2顶面的插槽21中实现前插板4与底板2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秋梅,未经蔡秋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