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6181.X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圣;李新;宋进朝;陈人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反应 灌装 封口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具体为一种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反应灌装封口装置是现代食品化工及医药工程不可或缺的生产装置,此类装置是连续控制方式与离散控制方式有机结合的产物,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训装备中真正将连续控制方式与离散控制方式有机结合的还相当少,大部分是单一的连线控制实训装置或单一的离散控制实训装置,这样就很难向学生展现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真实体现工业现场应用,不能满足实际教学培训及实训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至少由混合单元、反应单元、灌装单元、封口单元和传输单元组成,所述的混合单元至少由2个原料罐、2个液位传感器、2个进液阀、2个出液阀组成;所述的反应单元至少由反应罐、搅拌电机、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灌装单元至少由灌装喷口、流体控制阀、升降气缸和安装支架组成;所述的封口单元至少由上盖机构、旋盖机构、传感器、上盖气缸、旋盖气缸、旋盖电机组成;所述的传输单元至少包括振动式上料机构、送瓶传输线、悬臂梁机构、入库传输线和振动式下料机构组成。
所述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单元采用液位传感器检测原料罐液位,用以实现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不同配方的配比,模拟物料的混合过程。
所述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器的配合,调节反应温度。
所述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单元通过成品罐液位传感器检测成品罐的液位,通过计算灌装过程中液位的落差来控制流体控制阀的开关。
所述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式上料机构的料盘上安装一电机,电机轴上设置偏心轮,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料盘上下振动使物料移动至传输带上完成上料过程。
所述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单元采用井式上盖机构完成上盖工作,采用旋盖机构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旋盖头机构的协调配合完成封口模拟工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由混合单元、反应单元、灌装单元、封口单元和传输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既可以完成独立站点的运行,也可以组成系统实现联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方便,第个检测点都配有多种不同原理的传感器对同一信号进行检测,实训项目丰富,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便于维护及考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灌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悬臂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单元、2-反应单元、3-灌装单元、4-封口单元、5-传输单元、6-原料罐、7-液位传感器、8-进液阀、9-出液阀、10-反应罐、11-搅拌电机、12-电加热器、13-温度传感器、14-灌装喷口、15-流体控制阀、16-升降气缸、17-安装支架、18-上盖机构、19-旋盖机构、20-传感器、21-上盖气缸、22-旋盖气缸、23-旋盖电机、24-振动式上料机构、25-送瓶传输线、26-悬臂梁机构、27-入库传输线、28-振动式下料机构、29-成品罐液位传感器、30-电机、32-成品储罐、33-导料泵、34-升降机构、35-旋转机构、36-旋盖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反应灌装封口模拟装置,由混合单元1、反应单元2、灌装单元3、封口单元4和传输单元5组成。所述的混合单元1由2个原料罐6、2个液位传感器7、2个进液阀8、2个出液阀9组成;所述的反应单元2由反应罐10、搅拌电机11、电加热器12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的灌装单元3至少由灌装喷口14、流体控制阀15、升降气缸16和安装支架17组成。所述的封口单元4由上盖机构18、旋盖机构19、传感器20、上盖气缸21、旋盖气缸22、旋盖电机23组成。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振动式上料机构24、送瓶传输线25、悬臂梁机构26、入库传输线27和振动式下料机构2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L”形建筑结构火灾实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镁与氮气反应的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