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J型钢阻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6163.1 | 申请日: | 2014-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北;张银喜;郝红肖;郭强;孔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涉及一种可有效控制梁体与墩顶之间横桥向和竖向位移的钢阻尼装置,属于桥梁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桥梁设计中,为保护其工作的稳定性,特别是对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的桥梁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有多种阻尼器装置被设计出来,并成功应用于桥梁建设中。
现有的钢阻尼装置中,部分装置,如E型钢、C型钢和ε型钢等阻尼装置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减震耗能效果,但是其装置之间的自由间隙小,对于某些特殊条件下的梁体正常变形无法适应,而如防落梁横向钢阻尼装置虽然其在纵向具有较好的滑动特性,在横向也可设计一定自由间隙,但上板和阻尼元件之间通过导轨槽连接,构造比较复杂,需要大量使用焊接工艺,加工起来很麻烦且材料利用率不高。
利用导槽滑块式设计,结合阻尼元件的特点设计一种具备横桥向及竖向耗能的新型钢阻尼减震装置,既起到钢阻尼装置的减震耗能作用,又简化其连接构造,对于增进桥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J型钢阻尼装置,该装置能有效耗散地震能量,抑制桥梁发生过大的横桥向和竖向位移,保持桥梁体系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J型钢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至少一个双J型阻尼元件、导向杆、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板上开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板通过所述上连接孔利用锚碇棒与梁体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上支撑板相互连接固定;
所述双J型阻尼元件第一端开设有竖向导槽;所述双J型阻尼元件的竖向导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所述竖向导槽预留的行程内竖向自由滑动,当超出该行程时可抑制墩梁间发生较大竖向位移,所述滑块在所述竖向导槽内除安装间隙外不允许发生横桥向相对运动,以便在地震过程中约束墩梁之间的横桥向位移;
所述滑块经由所述导向杆穿过,即所述双J型阻尼元件沿所述导向杆的纵向进行布置,所述导向杆可在所述滑块内自由转动及纵向滑动;所述导向杆两端通过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上;
所述双J型阻尼元件第二端使用连接销与所述下支撑板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板与下支撑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下连接板上开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下连接板通过所述下连接孔通过锚碇棒与桥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J型阻尼元件为两个平面形状为J型的板对称组合而成,双J型阻尼元件的一端通过连接构造最终与梁体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构造最终与桥墩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导向杆以及竖向导槽之间设置有间隙,既能够适应梁体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变形/位需要,同时不会对桥梁在非地震状态下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竖向导槽的横向间隙比竖向间隙小,更能够适应梁体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变形/位需要,同时不会对桥梁在非地震状态下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各双J型阻尼元件受力一致、变形同步,在双J型阻尼元件外侧和间隙处安装有侧挡板。
进一步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可以通过焊接、插入等方式安装在相应的连接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工作原理明确,具有防止梁体在纵桥向和竖向两个方向上发生过大位移以及耗散外界输入能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双J型阻尼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装置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中:1.双J型阻尼元件,2. 上连接板,3.上支撑板,4. 导向杆,5. 侧挡板,6.竖向导槽,7.滑块,8.下连接板,9.下支撑板,10.连接销,11.上连接孔,12.下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