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扶梯前沿踏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5871.3 | 申请日: | 2014-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寒;章国荣;王仁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23/12 | 分类号: | B66B2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金磊 |
| 地址: | 3112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扶梯 前沿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前沿踏板。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运输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据统计,每天全球约有数亿人次乘坐自动扶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地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大提升、重载型的自动扶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设备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自动扶梯节能方式的研究成为当前自动扶梯研究领域的热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的防滑踏板(授权公告号:CN 103332581 A),其踏板为整体铸造的钢板,踏板上有多排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包括第一防滑部件和第二防滑部件,第一防滑部件或第二防滑部件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凸起,第一防滑部件上的凸起和第二防滑部件的凸起交错排列,凸起前后的距离L大于左右的距离b,凸起上有凹槽,凸起表面经过渗碳处理;凸起包括凹槽、凸起部、凸起本体,凹槽和凸起部位于凸起本体上,凹槽和凸起部以间隔方式排列,凸起的前后二侧为凸起部,与凹槽后侧面相连接的凸起部顶部与凹槽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踏板最前面一排的凸起向前伸出踏板外且有至少L/2的长度位于踏板上,踏板最后面一排的凸起向后伸出踏板外且有至少L/2的长度位于踏板上。但是这种踏板在组装时较为不易,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前沿踏板,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踏板在组装时较为不易,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扶梯前沿踏板,包括支承角形件,所述的支承角形件上表面固定有角形件,角形件一端固定有端板,角形件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盖板组件,盖板组件的两端都设有扣件,相邻盖板组件通过扣件固定在一起,盖板组件的上表面设有面板。支承角形件起到支撑整个踏板机构的作用,支承角形件上可以开有调整长孔,这样折板在固定在方管上时可以调整上下位置。由于盖板组件都由扣件相互组合而成,因此装配较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形件与盖板组件之间固定有橡胶嵌件。通过橡胶嵌件可以使整个踏板机构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其受力时能够抵消冲击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形件的端部与盖板组件之间设有端部斜板,端部斜板上支承有三角形的盖板组件。端部斜板可以加强踏板端部的强度,三角形的盖板组件可以使其在安装时更加贴合自动扶梯其它部件。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踏板由多块金属型材板拼接而成,并且内置橡胶嵌件,使得整个踏板装配较为简单,可以吸收冲击力,使用寿命较长,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支承角形件1、角形件2、端板3、盖板组件4、扣件5、面板6、橡胶嵌件7、端部斜板8、沉头螺钉9、方管10、螺纹板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自动扶梯前沿踏板,如图1、图2,包括支承角形件1,支承角形件上表面固定有角形件2,角形件一端固定有端板3,角形件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盖板组件4,盖板组件的两端都设有扣件5,相邻盖板组件通过扣件固定在一起,盖板组件的上表面设有面板6。如图3,角形件与盖板组件之间固定有橡胶嵌件7。角形件的端部与盖板组件4之间设有端部斜板8,端部斜板上支承有三角形的盖板组件4。支承角形件通过沉头螺钉9固定在方管10上,沉头螺钉的头部处封有螺纹板条11。
使用时,将踏板装入到自动扶梯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5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桶式制粒机
- 下一篇:胶体电解质混合装置、胶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