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发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5197.9 | 申请日: | 2014-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兴;周荣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青岛路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发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为了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薄型化发展,利用平板发声技术的手机开始出现,但是这种手机一般都是利用手机的显示屏幕发声,因为手机屏幕的材料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易碎的玻璃材质,厚度也不能随意调节,造成屏幕发出的声音的音质难以提升,同时,将该技术应用到屏幕上也比较复杂,需要将压电振动器与屏幕固定,在装配时容易损伤玻璃屏幕,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制约了目前平板发声技术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手机后盖发声的平板发生装置开始出现,然而,具有后盖发声功能的手机,当套有现有的手机保护套时,保护套会影响到后盖发声功能的使用,也就是说,由于保护套的内侧表面是和手机后盖紧紧接触的,保护套抑制了后盖的振动,从而限制了后盖发声的功能。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平板发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发声装置,其具有保护套,不但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不影响后盖的发声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平板发声装置,其包括具有通孔的盖板、收容固定于通孔内的振动板,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振动板的连接件,以及驱动所述振动板振动的压电振动器,所述平板发声装置还设有包覆所述盖板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设有用于振动板振动的让位空间,所述保护套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孔。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为一碗状结构,其包括与盖板贴设的主体部,和自主体部边缘向压电振动器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上还设有自主体部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凹陷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作为用于振动板振动的让位空间。
优选的,所述出声孔具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出声孔仅位于所述让位部上。
优选的,所述出声孔位于整个主体部上。
优选的,所述振动板在振动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出声孔内,所述出声孔作为振动板振动的让位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发声装置,其具有保护套,不但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不影响后盖的发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手机后盖的分解图;
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手机后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4为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手机后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7为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手机后盖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B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平板发声装置的保护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平板发声装置100,包括具有通孔的盖板1、长条形的压电振动器2、圆形平板状的振动板3、连接所述盖板1和振动板3的连接件4,以及包覆所述盖板1的保护套5。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1与振动板3共同组成手机后盖,或是手机后盖的一部分。保护套5用于替代传统的手机保护套,起到手机的保护作用并支撑手机后盖发声。
所述盖板1设有通孔10,所述振动板3收容于所述通孔10内,其可被所述压电驱动器2驱动以产生振动。所述连接件4连接所述振动板3和盖板1。所述压电振动器2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振动板3,所述压电振动器2位于所述振动板3上方,其设有长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固定于盖板1,所述盖板1环绕所述振动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5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EMS麦克风声学结构
- 下一篇:多振膜扬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