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充电电路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4277.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景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5/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充电 电路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相电充电电路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空调里的三相电充电电路的结构基本如图1:现有电路由两部分构成,由继电器K2和电阻R15构成的继电器电路,其中继电器1、2引脚为控制端,3、4引脚为可吸合电路的引脚,P+为前端整流桥输出正极、P-为整流桥的负极,R15为上电时刻的限流电阻;C3和C4构成电解电容串联电路,因电解电容工艺问题无法做到高压,故三相电路里都用电解电容串联使用来提高耐压值,电阻R16和R17分别为C3、C4的均压电阻,因电解电容个体差异较大,串联使用时必须使用均压措施(电阻R16和R17)来保证两个电容上的电压相等。
上述方案中有如下几个缺陷:
1.继电器触点间的耐压值有限,一般标识交流250V,使用电压越高寿命越短,但是三相电供电的系统中,上电时刻触点3、4间需要的耐压值为540V,虽然每次上电时刻都很短,但是长期使用继电器的话会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2.因电解电容个体差异较大,串联使用时要用到均压电阻,而均压电阻取值一般为几十K欧,取值太大的话起不到均压效果,而这个均压电阻是接于540V的耐压值之间,这样均压电阻的功率损耗大概有几W到10W左右,这些功耗产生很高的温升,在三相供电的商用空调中这是一个主要的发热源,导致电器盒内部温升较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三相电充电电路的电器盒内部温度高,损耗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空调三相电充电电路的电器盒内部温度高,损耗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充电电路及空调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相电充电电路,该三相电充电电路包括:继电器电路,用于输入整流桥的第一电压;电解电容均压电路,与继电器电路连接,用于存储第一电压的能量,电解电容均压电路包括:电解电容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电解电容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控制电路与电解电容电路连接,用于根据第二电容的第二电压和第一电压的比例关系控制分压电路为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分压。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包括:采样电路、比较电路和开关电路,采样电路,与电解电容电路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比较电路,与采样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二电压大于第一电压的一半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二电压小于第一电压的一半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分压电路为第二电容分压,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分压电路为第一电容分压。
进一步地,电解电容均压电路还包括:光耦隔离电路,与开关电路电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均压支路和第二均压支路,第一光耦与第一均压支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光耦导通,第一均压支路与第二电容并联接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光耦导通,第二均压支路与第一电容并联接入。
进一步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继电器包括第一对常闭触点、第二对常闭触点、第一对常开触点、第二对常开触点,第一对常开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对常闭触点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第二对常开触点包括:第四触点和第五触点,第二对常闭触点包括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其中,第二触点与整流桥的正极连接,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连接,第三触点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触点连接,第六触点与第五触点连接,第五触点作为继电器电路的输出,第五触点与电解电容电路连接,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采样子电路和第二采样子电路;第一采样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采样子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4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