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液压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3837.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F16D65/14;F16D121/04;F16D1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液压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液压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鼓式刹车就是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刹车鼓,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蹄片(Brake Shoes)接触刹车鼓内缘,藉由接触产生的磨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段发展,车速的不断提高,刹车的制动效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技术上的两片式的鼓刹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刹车制动的要求。怎样增加设置来改进刹车降速是现阶段汽车行业有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液压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其结构是制动踏板联动推杆,推杆连接制动总泵内的总泵活塞,制动总泵连接油管,油管连接制动分泵,制动分泵设置在制动底板上,制动分泵两端分别设置有分泵活塞,制动鼓于靠近制动鼓内壁处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设置在制动底板上,制动底板上设置有左支撑销和右支撑销,左制动蹄底部与左支撑销铰接,右制动蹄底部与右支撑销铰接,左制动蹄与右制动蹄左右相对称设置,两个分泵活塞分别顶接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顶端,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外缘与摩擦片内缘相吻合,摩擦片外缘与制动鼓内壁相吻合;制动分泵串联有次级分泵,次级分泵设置在制动底板底部,次级分泵内设置有次级活塞,次级活塞顶部设置有摩擦头,摩擦头靠近制动鼓内壁,制动底板底部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设置的复位弹簧顶接次级活塞上的凸台。
制动分泵与次级分泵之间通过分叉并联管路连接,分叉部绕经制动底板的中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在两片式的鼓刹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一个次级分泵来增加一个摩擦头的设置,使鼓刹机构拓展,刹车制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该汽车液压制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制动踏板,2、推杆,3、制动总泵,4、总泵活塞,5、油管,6、制动分泵,7、制动底板,8、分泵活塞,9、制动鼓,10、摩擦片,11、左支撑销,12、右支撑销,13、左制动蹄,14、右制动蹄,15、复位拉簧,16、次级分泵,17、次级活塞,18、摩擦头,19、弹簧座,20、复位弹簧,21、凸台,22、分叉并联管路,23、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液压制动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其结构是制动踏板1联动推杆2,推杆2连接制动总泵3内的总泵活塞4,制动总泵3连接油管5,油管5连接制动分泵6,制动分泵6设置在制动底板7上,制动分泵6两端分别设置有分泵活塞8,制动鼓9于靠近制动鼓内壁处设置有摩擦片10,摩擦片10设置在制动底板7上,制动底板1上设置有左支撑销11和右支撑销12,左制动蹄13底部与左支撑销11铰接,右制动蹄14底部与右支撑销12铰接,左制动蹄13与右制动蹄14左右相对称设置,两个分泵活塞8分别顶接左制动蹄13和右制动蹄14的顶端,左制动蹄13和右制动蹄14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15,左制动蹄13和右制动蹄14的外缘与摩擦片10内缘相吻合,摩擦片10外缘与制动鼓9内壁相吻合;制动分泵6串联有次级分泵16,次级分泵16设置在制动底板7底部,次级分泵16内设置有次级活塞17,次级活塞17顶部设置有摩擦头18,摩擦头18靠近制动鼓9内壁,制动底板7底部设置有弹簧座19,弹簧座19上设置的复位弹簧20顶接次级活塞17上的凸台21。制动分泵6与次级分泵16之间通过分叉并联管路23连接,分叉部绕经制动底板的中轴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3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向声频的激振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发声器件的驱动系统及其功率放大器